是以地主豪绅取代分封贵族,更甚者是儒教免税、免徭役这个剧毒特权,正是这种特权腐蚀了历代王朝,从而国家贫弱。
自周以后哪个朝代强盛也不过五六代皇帝,而后不是权臣当道就是宦官当道,从无好事,天下百姓尽皆落入地狱般的处境。
这帮地主豪绅,对上不交税、不出力,对下巧取豪夺、兼并土地,国家还哪里有什么力量?只有分封且实封,众多贵族拱卫圣皇,天下才能够持续的强盛。
贵族与士绅天然对立,贵族与百姓天然共赢,只有百姓大量的富有,贵族才有税收,而豪绅不交税是贵族的死敌。
反之,贵族为了征税而反对豪绅土地兼并,士绅同样视贵族为死敌。二者不可调和。”
贾母听得频频点头,这番言论根本不稀奇,贾代善活着的时候,常常就跟贾母念叨这个。哪个朝代开国的时候都是这番言论,如今的皇朝太祖分封的各大王爷还在、那么多个异姓王还在,正是如此原因。
太祖也好,当今太上也好,任何皇帝也好肯定都希望自己是天下唯一主人,不希望那么多裂土封侯贵族的存在。
但是为什么太祖、太上都如此做呢?因为前朝大宋实在是崩溃的太惨烈了,因为大宋的崩溃带来的辽、金、元蒙肆虐中原大地,给大家带来的痛苦实在是太深重了
所以开国太祖才会强烈的支持佛道两教制衡儒教,所以太上才会近乎以佛教为国教,只是太上已经老去了,佛教的抗鼎人物,国师道衍和尚,更是年龄非常大了。
道教更是式微不堪,跟元蒙同流合污成了国教,虽然遭到后续元帝的打压,仍旧抹不去这段历史。仇恨元蒙者众多,道教也跟着被仇恨。
道教从出生起就先天不足,汉代张道陵创立道教不久后,正遭遇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年代,结果道教从教义教条等全部都没有完善的发展起来。
道教根源于道家,却又引入了过于驳杂的其他东西,造成道教的根本教义混乱不堪。道教没有统一的圣人,分支众多而教义不统一,虽然都自称是道教,然而教义却差了十万八千里。
从根本上说,儒教最提防的还是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的道家学说。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很显眼的提到的。
红楼故事里,正是演绎了老子的这句话,贾府从忠信向着礼法演进,变得混乱、下作、无耻、杀人如麻。
作乱者并非贾府的老家奴这些人,这些人实在是贾府的支撑力量。作乱的是王家后来的王夫人、王熙凤以及十二家陪房。
这些人虽然出身自王家这个低阶勋贵,却认同了礼法儒教,大字不识一箩筐,规矩却非常多,实际又干着无耻下作的各种坏事。
这不正是老子所说的情形吗?
其实曹公描绘的也不只是贾府,更是整个皇朝的景象。从义忠向着忠顺演进,整个朝代都开始崩塌了,这种崩塌表面上看不出祸患却藏匿在最深处。
礼法为何是乱之首?因为听不到祸乱的声音,所有一切都暗藏着。说着忠顺的话做着狠毒的事情,就像那忠顺王,收拢了一大帮的黑心盐商,吃人肉喝人血却名为忠顺。
曹公实在是把想要讽刺的都融入了红楼的世界,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要拆成很多片,放在故事之中。
连彻底投入儒教怀抱的乾隆皇帝都没有看出来,竟然批准了此书的出版,真是绝了。
贾钰推断,此时的儒教,正在竭尽全力说服皇家继续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一旦皇家发现传承只有依靠儒家才行的时候,铲除勋贵的大幕就要拉开了。
正在此时,勋贵们已经感觉到了秋风的寒冷,预感到冬天就要来了。只是他们不如太上那样清醒,不如道衍那样癫狂,这帮人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
如今自己竖起分封的大旗,这帮勋贵肯定爱听自己这么说,太上恐怕也至少会有所明悟,当今圣上是个乾纲独断的性子,恐怕初始会很不爽,需要让他看清儒教的真面目才行。
当今圣上最是痛恨逃税、藏匿丁口、贪污、敛财,恐怕还是要让他看到这帮儒生是怎么把这些事情做绝的。
别的不说,就看税收,前朝大宋一年上亿,如今这大乾王朝才多少?区区两千万岁入,这不是跟搞笑一样?这点儿钱连国防开支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