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一心取长安 张谦再问计

“冬日南下的匈奴多为饥寒交迫所致,不足以为患。武帝之前,真正厉害的匈奴首领南下多在秋收之计,寒冬之前,汉人百姓多处于粮食收割晾晒之际,我族士兵也多放弃操练,专于农活,故而敌强我弱,屡屡兵败。”

“哦,那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困境的?”

“当时只能防守,我军一旦追击,匈奴人便会撤退,而一旦追击过甚,就会面临寒冬将至,后勤困难的局面。后来,武帝改变了战法,选择春日进军。要知道,寒冬之际,匈奴人多忙于自身及牲畜繁育,而春天是匈奴女子和牲畜的孕期,牧民会集中在水草肥美的地方,我汉军可长驱直入,成效显然,《汉书》中记载: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惰殰(dú),罢极苦之。自单于以下常有欲和亲计。”

马超说起这些倒是如数家常,单纯从战争本身而言,张谦觉得马超的才能的确在他之上,不过论后勤供给,生产续航,团结集众这些,马超还得多学习。

或许所有的猛将,都期望遇到汉武帝那样的一位强主,这样才少不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只不过他们只看到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却往往忽视了文景二帝留下的丰厚家底。

“武帝之时,都没有冬日进军,为何孟起执意要此时进攻长安呢?”

“先生,关中与塞外不同,关中四面环山,论严寒远小于塞外;另外,塞外原野平阔,我军容易迷失方向,但是由此至长安,在下便是闭着眼睛,也绝对不会走错一步。只要先生准我出兵,我必定为先生攻取长安。”

“我知道孟起麾下多是西凉勇士,手中不乏皮草大衣,但是这沿途供给如何获取?粮食,柴火都是问题,孟起可有想过?”

马超顿住,这种东西开口和沿途的百姓“借”一点不就行了吗?但是想到张谦的为人,马超没有提出来。

“先生,我倒是知道一种法子,只要积雪足够深,先用马匹在前闯出一条通道,大军通过之时,可保证热量不失。”

张谦点点头,冰雪是热的不良导体,他想起了因纽特人住的冰屋,还有冬天野外求生挖个雪洞住进去的事,这算是一种防寒措施,不过还不够。

这样想着,张谦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运输的好法子——雪橇。

只要积雪足够厚,或许在雪地上拖运粮食比独轮车来的还要快。

“孟起,我要你速回安定,挑选两千精兵,转街亭进入关陇道到陈仓待命,剩下之人由马岱带领,往漆县方向做疑兵,告诉马岱,只做骚扰,不许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