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态度是:“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
孙权则对张昭说:“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关于孙策托孤,在《三国志·张昭传》裴松之注引吴历上,有一条类似刘备白帝城托孤的记载:
孙策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前半句很好理解,后半句,意思大概和“实在打不过就投了”差不多。
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直是蜀汉的丞相,可是孙权立国号为吴,众人两次推荐张昭为丞相,《三国志》记载: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孙权的才干已经在很多人之上了,但是放在斗智斗勇的汉末,显然,他的许多做法,还是孩子气了一些。
而孙权之所以初见鲁肃便托以重用,真的是塌上对可以比肩隆中对吗?
诸葛亮的隆中对,可不仅仅是那千余字,而是有着军事政治外交方方面面的细节的。
而鲁肃在实干方面,差诸葛亮可太多了。
孙权在乎鲁肃,更可能是因为众人都小看他的时候,鲁肃说他可以比肩高祖。
这能让孙权不高兴吗?
所以这番话,落在张昭眼中,鲁肃就成为了一个幸臣。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
“张公,你意下如何啊?”见张昭不回答,孙权又问了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