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有太史令,专掌观察天象、推算历法。
一年起于何日,终于何时?
何时春耕,何时秋收?
何时养蚕,何时打猎?
这些都需要借助历法。
古代有农官,汉末多有典农校尉,目的就是为了传达农时,敦促百姓劳作。
值得一提的是,历书,在古代又被称为“皇书”,因为它只能由皇帝颁布,并且昭告天下。
事实上,古代王朝更替,或者皇帝需要发布重大改革时,都会派人重修历法,以示正朔。
汉初实行的是秦朝的历法;
到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修改并颁布了太初历(八十一分律历),当年改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西汉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实行三统历。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行四分历。
……
张谦的这个提议无疑搔到了刘备的痒处。
最关键的是,发布历书不像是登基称帝那么僭越,即便世人品一句“刘玄德之心——路人皆知”,刘备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别人,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而当百姓拿着皇叔印发的皇书时,百姓心中谁是天子还不明确吗?
“如今各地历法不同,有继续沿用三统历,也有使用四分历,我听说几年前常山国刘长史(刘洪)还推算出了新的历法,名为乾象历。子让觉得我们该使用何种历法呢?”刘备问道。
张谦可没研究过这些,哪怕让他把最熟悉的阳历搬出来,张谦也定不出哪一天是元旦。
“主公,我就出个主意,具体是采用旧历,还是研究新历,主公还是找专人负责吧,想来西至巴蜀,东到江东,也不缺少精通天文历算的大才。”
张谦记得阆中就有好几位。
“当务之急,是先修订一部可供明年中原百姓使用的历法,为了防止大部分百姓不认识字,必须把关键的日子,用标志性的图画标出,如此一来,百姓定然知道何时雨水,何时夏至。”诸葛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