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再代表可爱的柯基犬

哈德利教授这才明白自己的队员们想要的是什么,原来是一座像芝加哥大赛场一样的体育场。

芝加哥大赛场是由钢架结构和混凝土搭建成的,可以容纳将近一万人观看比赛的大型体育场地,在当时的美国是体量最大的体育场。

同意了,哈德利校长当即同意了小伙子们的这个请求,耶鲁大学的确也需要这么一个体面的体育场。

哈德利校长向耶鲁大学管理团队提出修建属于耶鲁自己的体育场的想法时候,没有哪一位教授有反对意见,当即大家讨论的都是自己能为此做什么,需要什么专业的帮助。

耶鲁大学从来不缺少地皮也不缺技术,地皮是最简单的事情,耶鲁大学搬来纽海文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偏僻又人口稀少的港口城市,一百多年来,耶鲁大学新建筑没增加多少,名下的地皮却在一直增加当中,还都是各方面条件非常优越的地块。

至于项目可行性论证,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在会后很快就给出一份特别专业的报告。

体育场设计难道还需要外请公司吗?耶鲁大学建筑系里的教授和学生干得比那些专业设计公司都要更专业、更细致。

有地块,有技术,耶鲁大学还不缺钱。

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达成的共识就是保证这个将要修建的体育场要足够大,肯定不能刚建成就成为第二大的体育场。质量要好,保证体育场使用年限要足够长,不能让一个容易出安全问题甚至破败关停的体育场成为耶鲁大学百年办校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耶鲁大学体育场的建筑规划一改再改,新建筑技术的使用会修改建筑规划,新假象设计图稿被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看上后会修改建筑规划,其他新体育场的面世或者规划会让耶鲁主动修改建筑规划。

当年提出要求的小伙子们早已毕业,斗牛队都成为柯基队,耶鲁大学体育场依然在图纸上一改再改。

终于,去年这个筹划了很久的体育场开始修建,熬走了多少届毕业生的体育场终于从公布栏上的假想图开始在现实世界里搭建。

一座体育场从最初容纳两万人的体量不停增加,正在修建的是八万人的体量的超级建筑。耶鲁大学不停的有新建筑技术更新,从早期简单的两层看台建筑成为地下两层地上五层的复杂构造建筑。

耶鲁大学不缺钱,体育场修建进程特别快,几个月时间建筑已经修到地平面,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为这座体育场准备了足够的资金,他们向所有耶鲁人保证,新学期的开学典礼要在这座新落成的八万人体育场里举行。

八万人体育场,饱和容量接近八万张座椅,需要用到海量的钢架结构和巨量的混凝土。修建这座体育场的钱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准备的毫无困难。

可是一个原本不起眼,消耗钱财有限的小问题随着体育场体量越改越大,这个小问题也几何级的倍增,成为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必须要面对的大问题。

超级体育场修建容易、维护难,按照专业团队给出的估算,现在这个八万人体育场每年的维护费用是整个体育场修建费用的百分之二点五。

耶鲁大学为了这个体育场准备了十多年的资金,加上历年接受校友们陆续捐赠,这才底气十足的开工修建,虽然预算表上是四百万美元就能完工,但是谁都知道这四百万美元只是用来支付建筑工人工资和一些基本费用,因为地皮和设计费用没花钱,就连修建体育场的钢铁和混凝土也有校友成本价提供。

在预算表上有附录表明,按照市场价修建这座八万人体育场至少要花费八百万美元,也就是说这座超级体育场的维护费用至少要耶鲁大学每年付出二十万美元。

每年二十万美元的巨额支出总不能指望柯基队的比赛卖票,也不能指望校友的捐赠,只能是耶鲁大学自己承担。

体育场还没修成已经成为耶鲁大学管理团队一个甜蜜又沉重的负担。

杨三强给老师出得主意很简单,也很独特。

在视野良好的看台第二层或者三层留出十几个包间,这些包间都可以以包年的形式出租出去。这种想法的设计修改和实现难度都不大,肯定会减少一些体育场座椅,但是收益肯定比减少的座椅票价要高得多,这个主意其实是属于附赠的奇思妙想。主要是杨三强提出的一个怪异的想法好像一下子就能解决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的困扰,实现难度也很小。说白了就是让耶鲁大学将这座全美国最大的体育场命名权出租出去,找摩通石油,富特汽车这样的大公司商议,相信以全美最大,八万人体育场,耶鲁大学,离纽约距离不远,这些噱头都是高价出租的加分项。

杨三强提出这个主意也主动表示会帮学校物色优秀的合作伙伴,有汇贤雅筑第二次聚会和伊万卖联邦货币储备联盟股份的便利,杨三强接触到很多大企业主,经过一番挑选,向其中某些大人物提出这个从来没有人做过的生意。

短短几天,耶鲁大学管理者团队陆续接到很多公司发来的询问电话和函件,据统计已经有二十多家大公司对耶鲁大学正在修建的超级体育场命名权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拍卖会,耶鲁大学即将举办命名权拍卖会,价高者得。

杨三强给出的解决方案里最优结果就这么实现了。

哈德利教授如同一个救世主搬随便指点几下就让一个小活动成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超级大活动,还顺手解决了压在管理团队集体心中好几个月的一个难题。

校长就是校长,别看这个老头从来深居简出,不爱出风头,可是蓬乱花白的头发终究遮挡不住那颗脑袋散发出来的智慧之光。

一场波及整个耶鲁大学所有人的盛会由一个基金设立典礼活动打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