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一句陛下,魏主曹髦如同忽得抓住救命稻草般急切催促:“太常快讲。”
太常王肃却是并不急切,只缓缓而奏:“时至今日,臣不得不实讲,司马昭此举,无非欲继其兄位独掌兵权耳。陛下既然知之,不若就此应了,封爵以安其心,其心得安,则其军自必安稳,如此奉旨来朝拜见陛下,则事可平也。”
真可谓言简意赅,句句皆实,毫无拖泥带水之意。
利害关系骤然摆于曹髦面前。
王肃为何胆敢如此不加掩饰的实言?
王肃女儿王元姬乃司马昭正妻,王肃自然乃是司马昭岳父。
既然如此,还有何可掩饰之处?
王肃之奏让殿上群臣恍然大悟,赶紧出列附议王肃。
魏主曹髦见了,知势已至此,不应便就是祸事,遂无奈准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命王肃即刻持诏至洛南大营,宣司马昭扶司马师大将军灵柩奉诏进京。”
王肃大殿应旨,即刻持诏至洛南司马昭大营宣旨,司马昭携诸位大臣辕门外恭迎王肃。
王肃宣罢,司马昭即刻扶司马师灵柩入朝谢恩,事遂谐也。
谢恩毕,即刻于司马府搭设灵堂为司马师发丧。
魏主曹髦无奈之下,也只得身着素服前去司马府吊唁,假装甚为悲伤,哭的一塌糊涂,灵堂之上,封谥司马师为忠武。
封谥司马师为忠武,实乃魏主曹髦无奈违心之举,然不如此又能如何?
实实可笑。
自此,大将军、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等等官职以及剑履上殿、奏事不名、九锡、假皇钺之类也皆封于司马昭,爵位更是升为高都公。
司马昭如同司马懿、司马师般,对于九锡之类虚职固辞,只留实权。
一时间,大魏朝堂大权,尽皆归于司马昭。
司马昭为稳固朝权,即刻大殿之上论功行赏,封钟会为黄门侍郎,爵位由先前无有封地关内侯升为东武亭侯,食邑三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