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出一名大学生不容易,他也是唯一一位走出了大山的孩子,是他们村里的骄傲。
村里为了支持他读书,集资给了他一年两千的补贴,他才凑到钱补齐了住宿、书本这些学杂费,学费问题也有国家政策的奖补,日常靠着勤工俭学,也能维持生存。
只是大学的生活并不如明志辉所想的那么好,大学的知识许多都不切实际,空有理论难以转化为实际的东西。
说得直白点,明志辉是想要从大学学到怎么到社会赚钱的能力。
村子里的村民们和他的父母都这么期盼着,会想当然的认为大学生都是有前途,毕业就能在社会上踏足,能挣到大钱的人。
但是学校并不教赚钱的知识,哪怕明志辉选择的专业就是与钱直接相关的金融学。
他在真正接触金融学以前,也认为前途理应是无限光明的。
可现实不是这样的。
真正掌握赚钱核心知识的人是不会公开对外授课的。
那些书本上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基础理论,各种专业知识,晦涩难懂。
就像一群故作高深的老学究,编造出各种看不懂的名词、术语,故意编写成让你读不懂的样子。
一群编教材的人,毫无水平可言。
明志辉认为如果基础教科书无法让大部分智力水平不低的人,一读就懂。
那就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这本教材本身就有问题,是编写的人水平有限,又或者压根就不怀好意。
一群只懂照本宣科,只会无脑翻译和照搬外国着作的草台班子们。
这倒不是明志辉自己所想,虽然他有点小聪明劲,但遇到看不懂书本的情况。
他也只会第一时间怀疑是自己脑子问题,是他不够聪明,是他想得不够深入,是这些教材本身就是需要有老师授课的。
他有这份理解,完全是因为学校里的专业课老师。
这位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对着书本或教案,照着读一遍,而是风趣幽默的结合实际案例给大家讲解课程。
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立刻就理解了书本上那不知所云的玩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位老师也是学生们上课率最高,极少缺席或找人代课的。因为能真正学到知识,也明白了学习原来可以不枯燥。
是这位老师教会了明志辉,他们得学会自主思考,得有独立的思维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