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瑞士变局(上)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850 字 3个月前

依照法军总参谋长贝蒂埃尔将军的分析,瑞士拥有两大地理优势:一是,瑞士地处山地,有利于防御,以至于谁占有瑞士,谁就处于有利的地位;二是,瑞士俯视着自上意大利直至萨伏依阿尔卑斯山脉山脚。

也正是如此,这个保守的山地国度对任何“相对抵抗”来说,都是有利的,但是对任何“绝对抵抗”来说,都是危险和不利的。

法军总参谋长所描述的“相对抵抗”,是所有只应持续一定时间的抵抗,因为它本身并不包含着一场决战,而只是与一场在其他地方进行的决战有关联。

任何军事行动在山区进行得都比在平原上慢,因此即使是一次失利的抵抗(即以撤出阵地而结束的抵抗),其在山地持续的时间也总是比在平原上长。

如果瑞士的抵抗主要是为争取德意志联军抵达的时间,那么在山地的抵抗,出于这一原因就会比在平原上的抵抗更成功。

这一在山地的抵抗,也因为它会让进攻者(法军)付出更多血的代价而更成功。尽管在进行主要决战时,军队统帅不会考虑流血问题。

但显然,相对于富饶的莱茵河战场与北意大利战场,瑞士邦联属于典型的鸡肋。在一个贫瘠的山地国度取得胜利的代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次要问题,但是在只是要达到一个次要目的时,法国统帅就可能十分在意胜利的代价问题。

最后,山地中的任何一支小部队(游击队)的战斗力都远大于在平原地区,一是因为它在山地从来不可能被一举歼灭;二是因为骑兵这一对小股部队在其退却时最具威胁的兵种,在山地几乎派不上用场。

所有这些情况使本地小部队与游击战术在山地战中大有用武之地,因为比起在平原,他们抵抗的时间不仅长得多,而且还敢于出现在一个远多于自己的对手面前。

但是如果涉及的是一支主力部队,以及它应发起的一场决战;如果即使是最持久的抵抗,一旦以退却而结束,就不再有任何价值,就无法取得任何积极的结果;如果人们不再是为地盘而战,而是为胜利而战。也就是说,如果防御者的抵抗必须是一种完全绝对的抵抗,那么山地对于防御者来说就是全然不利的。

此外,即便法国-军队成功占有了整个瑞士,但前期所获的战利品和后期征收的战争税,都弥补不了法国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

另一时空中,为了占有整个瑞士,督政-府不得不将一个三流的阿尔卑斯军团(瑞士军团),上升为几乎可以比肩意大利军团,并长期驻扎于这个物产稀少的山地国家。

等到数万法国-军队长期驻扎后,由于山区崎岖难行,加之法国国内经济形势不好,使得本士的补给时常跟不上。

由于担心饥饿引发哗变,法军的各级指挥官随即默许麾下士兵,在周边的城镇乡村横征暴敛,获取军需补给,最终引发了原本都非常贫困的山民们的激烈反抗。

法国人镇压反抗的方式,同样是简单粗暴,就是武力镇压,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杀无辜,整个村落的屠戮。这一系列的暴行,使得原先拥护法军的瑞士雅各宾派分子与农民起义军的士兵,很多人也调转了枪口,他们化整为零,组织小股的游击队打击法军。

正是瑞士反法游击队的蓬勃兴起,使得另一时空的1799年,苏沃洛夫的俄军选择将瑞士作为进攻法国腹地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