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共和国的储粮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2006 字 1个月前

就在各地的廉价面包供应点,逐渐消失的同时,督政-府在各省建立的中-央直属粮库,也开始变成了鸡肋。

不仅如此,在通常的温度下,小麦的保质期一般是在12个月左右。一旦制成面粉后,其保质期反而会更短,仅有6到10个月。

这意味着,粮囤里的小麦或是面粉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推陈入新,折腾一遍,耗费人力物力,也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毕竟,在各种粮食逐渐丰富的时期,即便是身处巴黎东部街区的底层穷人,已经没有几个愿意再吃那些变质小麦磨成的面粉。所以,要么白白的扔掉,或是成为牲口的食物。

基于此,很多人开始建议第二执政图里奥,财政部长拉梅尔,内政部长夏普塔尔,干脆关闭国内的近两百个粮库得了,将它们统统卖给私人,作为交易市场的仓库使用,至少还能回收一点建设资金。

对于这个建议,拉梅尔和夏普塔尔倒是颇为心动,只是遭遇到第二执政图里奥的坚决反对。

作为共和派的他,非常担心在下一次粮食危机突然降临的时候,但凡中-央与地方政-府各部门,无法及时满足四干万国民的面包供应,那么整个法国社会就会立刻变得动荡不安。

得知此事后,安德鲁也支持了图里奥的意见,国有粮库绝对不能卖,也不能进行私有化。

但另一方面,拉梅尔和夏普塔尔等人,希望能减少粮食成本消耗的建议也属正常。很快,睿智的第一执政就找到了所有问题的关键:面粉与小麦的保质期太短了,需要一种可以长期保持的粮食。

“用马铃薯全粉来替代小麦和面粉,这玩意可以保存20年!”这是1798年7月,安德鲁在出征普鲁士期间,写给图里奥的建议。

所谓的马铃薯全粉,属于脱水马铃薯制品中的一种。

源自安德鲁前世在德国留学时,看过的一片报道。那是德国人将贫瘠的北德平原上盛产的马铃薯,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漂烫、冷却、蒸煮、混合、调质、干燥、筛分等多道工艺,制成的含水量在10%以下的粉状,或是颗粒状产品。

尽管这种全粉的重量,缩水至少原来马铃薯的八分之一,但它的保质期却高得吓人。处于正常温度且密封状态下,可以保持15到20年,如果保存于溶洞内的低温环境,可以存放30年之久。

此外,这种马铃薯全粉,借助一些科技与狠活,添加相应的营养成分,除了制作面包和面条外,还可制成全营养、多品种、多风味的食品,几乎可以媲美小麦面粉。

当然,在大巴黎盆地,也就是法兰西岛这边,除了食物匮乏的1793年外,数十万巴黎人从没将马铃薯当作主食来吃。

不过在法国中部的中央高原,这里的土地大都贫瘠,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而且随着“安德鲁溶液”的及时出现,避免了一场法国的马铃薯瘟疫,使得这种根茎类食物在中央高原推广开来。

只是马铃薯同样不耐存储,经常会发芽变质。然而,生活在中央高原的牧羊人,可不是只要吃面包的巴黎市民。

牧民们不会丢弃这些变质的马铃薯,而是会将马铃薯洗净,不舍得去皮,只剜掉芽眼,在大锅里煮熟。只是这样一来,会吃得一家老小满嘴发麻。

那是因为马铃薯皮里含有少量龙葵素,属于微毒的碱性物质,能让舌头和嘴唇产生麻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