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游庐山

走进院内,赵疏影就招呼着过去。

昨夜两人已经相约好。

今天要早起,游览庐山之内的名胜景区。

“夫君,你看那是不是…”

“就是李太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着远处山峰之上,一条白色匹练沿着山峰缺口,自上而下。

也许是昨天,春雨连绵了一早。

而今天才见到如此至景。

只见,朝阳透过茫茫云海。

一道古老的光,穿过无垠的寂静的苍穹,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刚刚,在两人抬头的一瞬间,落在了云海上。

云海如同轻烟一样,散落在杂乱无序的山头之上。

让每一个高耸的峰顶,陷入仙家景象之中。

“夫人,你看这山峰之上。

每一个都陷入云雾之中,不如我们再往上一些。

如此就有一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登仙之感。”

“如此也好,从这里看香炉山不是太真切。

往上一些也许就能够,更清晰见到它的真面目。”

“夫人,也许靠近了看,也仍旧看得不太清晰呢?”

“这是何故呢?”

“身在此山之中,又如何能够一睹其真容呢?”

“可是,不在此山之中得话。

这山它又隐匿在迷雾之中,不是更看不清楚吗?”

“这也许就是,感性与理性的失衡所造成。”

“感性?理性?这看风景也可以用它们来形容吗?”

“有何不可呢?

在这里用感性来理解。

就如同陶渊明先生的不求甚解一样。

就是不需要将,香炉峰看得太真切。

如今这样朦朦胧胧的样子,便是它最美的时刻。

如同白乐天诗中所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似今天这般朦朦胧胧的香炉峰,我想不是常态。

一年之中也难得一见。

而理性,便是一定要看清楚,真切。

岂不闻人生难得糊涂呼?

能够看真切的香炉山,想来只要不是雨天便可。”

“夫君言之有理。”

对于梁子渊的解释,赵疏影也认同。

反正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君说什么就是什么。

赵疏影这一辈子已经认定他了。

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