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邯:此番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各地递送上来的文书堆积如山,批阅起来极为费力。

而这种纸的出现,无疑将极大地改善这一状况。

作为少府,章邯深知陛下每日需要批阅上百斤的文书。

各地的文书运送也需依托大量的马车、驴车等交通工具。

而纸张的轻便,将使得这一切变得简单许多。

他甚至想到,那些专门用刀和笔在竹简上刻字的刀笔吏,也将因为纸张的出现而失去存在的必要。

章邯无法掩饰内心的震惊!

他走上前去,仔细地观察这些纤维片。

它们轻薄而柔软,与他以往所见的任何书写材料都不同。

他心中骇然万千,这种看似不起眼的纸张,竟有可能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激动的心情。

他知道,自己今天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一项新的发明,更可能是大秦未来文化、政务等领域的一次重大转折。

他望向秦池,眼中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这个年轻的大庶长,不仅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有着改变政务处理速度的远见和魄力。

章邯再次向秦池确认:“此物确为纸吗?晒干了需多久时日?”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急切与期待。

秦池沉思片刻,回答道:“晒干时日,可能需耗费一些时光。”

他并未给出确切时间,但言语中透出的自信,让章邯对纸张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章邯的心情此刻激荡不已,他甚至想向陛下请命,延缓前往北地郡的行程。

只为亲眼见证这些纸张的诞生。

然而,他深知帝命难违,心中的遗憾如潮水般涌来。

他苦笑着说道:“若得机缘,真想留驻此地,亲眼目睹大庶长造出纸张,以此作为历史的见证人。”

他的眼中闪烁着对纸张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秦池笑眯眯地回应道:“章大人此行北地,或许一年半载之后,便能享用这纸了。”

“到那时,我定要让整个大秦都用上纸。”

“如此,陛下批阅文书,便不必再如此操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