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将近九万人,其中四万人去运粮,五万人被打发到了东侧。

五万大军去防守东侧也就忍了,毕竟防备天策军的侧翼袭击也勉强能说得过去,但是四万人的运粮队就说不通了。

大乾的军粮构成本就与大周不同,以牛羊之奶,配合粟米肉干,所以大乾的后勤压力没有大周这么大。

这还是对峙期间,若是大乾轻装急行,根本不存在运粮兵这种说法。

但是七王爷还是开启了大乾军制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运粮军在大乾军中的地位。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军功最大的,从而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地位,摄取更多的军权。

当然这些李承恩自然是不知道,但是既然对方破绽百出地出招了,李承恩自然会接招。

“传令先锋,突击其中军两部的之间的联结部,左右翼各部署长枪五千,接应向前。”

“诺!”

随着中军的令旗挥动,天策军的一部精锐骑兵朝着攻来的大乾军两部正面迎击。

七王爷看到李承恩竟然敢主动出击,不由心中大定,论斗智、用兵、战略、战术,他肯定是没法和李承恩、察罕比的。

但是现在双方正面对攻,这还需要技巧吗?!还不是谁人多,谁就更厉害?

就在七王爷以为双方就要血战之时,出击的天策军骑兵既然如一柄利刃一般,将迎面攻来的两支大乾万人队从中撕开。

在天策军骑军撕开口子之后,后方的枪兵士卒在强弩的掩护下,插入了已乱的敌阵之中。

骑兵一旦失去了冲击力,在训练有素的枪兵面前便没有原本的优势。

枪盾配合之间,打得两支万人队节节败退。

“变阵!”

大乾军阵之中,七王爷也在挥动令旗,此刻的骑兵已经失去了机动的优势,面对强盾配合的精锐步卒,已经处在溃败的边缘,七王爷立刻挥动令旗,召其后撤,并令一旁的后备大军补上。

这个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数十万大军指挥得如臂指使。

谷曹

世人对统帅能力的概念一直处于一个误区之中。

很多人认为,带兵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麾下的兵马越多

项霸王胜过韩兵仙,毕竟项霸王十万大军对战韩兵仙近七十万之众,韩兵仙需要动用多种计谋才能击溃项霸王。

于是得出一個结论,如果项霸王也有七十万大军,那韩兵仙必败无疑,但事实去不是如此。

若是给项霸王七十万大军,他甚至可能会败得更快,因为项霸王根本不具备统帅七十万的大军的能力。

七十万大军,从排兵布阵,粮仓分配,兵种分配到各军配合,繁琐之极,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指挥得动的。

组织过大型活动的人都知道,当人数超过百人之时,便会有超出你掌握的事情发生,当人数超过千人之时,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造成大的变故。

至于万人……十万人便更不用说了。

项霸王的统帅能力,在三万到五万人规模时会被发挥到最大,比如项霸王最得意的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

巨鹿之战,以五万对四十万,九战九捷,大败章邯、王离。

彭城之战,以精骑三万败先汉高祖五十六万大军。

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但若是将兵力逆反,项羽反而会束手束脚。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先汉冠军侯,霍骠骑善于闪电突进,急掠如火,动如雷霆,过多的兵力反而会限制他战法的发挥。

而以白杀神、韩兵仙为首的一批人,则极擅大规模兵团作战。

韩兵仙点兵,多多益善,这句话便是对这一类统帅最好的诠释,他们能充分将己方的兵力优势转化为战力优势,兵力越多,优势越大。

当然也有既擅长万人级突进,又擅长数十万人级大规模军团作战的人——前唐卫公李药师。

此人无论是南方湖泽丘陵作战,还是北方平原骑兵作战,无论是对内军阀混战,还是对外游牧王朝作战,无论是轻骑突进还是大规模兵团作战,无论是用计破敌还是正面击破,就没有此君不擅长的战斗。

韩白未有对游牧王朝之战绩,卫霍不曾参与内部战争。

唯独此人,观其一生战绩,从内打到外,未逢一败,只能感慨一句,非人哉。

当然此刻大乾的指挥七王爷,并不属于这其中的任何一类,真要类比,那最多就是一个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