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形势突变

这一刻,张辽是真的感觉到了危机。

至少,他的脑海里已经知晓了,此时极其紧张,可能是真的错了。

诸葛亮、刘备是何等的英明,怎么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而且还错得这么离谱。

从一开始,他们好像就是离了个大谱。

这一刻,曹兵们还蒙在鼓中,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张辽不是傻子,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

只是不过暂时也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不过事情已经开始发展的不受张辽控制。

这对于张辽来说,不好处理。

张辽明白自己面前的压力很大,一旦不留神自己手里的这2万军队就会中了诸葛亮,刘备的诡计,然后全军覆没。

并且张辽知道重疾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此时此刻荆州兵并没有失败的迹象。

种种迹象表明荆州兵是故意失败,或者说是以退为进。

用种种手段来迷惑张辽,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从中偷袭到了最终取得成功。

这也是张辽能想到的诸葛亮的诡计之一。

张辽非常清楚诸葛亮诡计特别多,几乎是一条接着一条。

所以稍不留神很有可能直接被诸葛亮彻底玩完。

到了那时之后,自己这点人起不到作用,将会牵连到主公的整个计划,对于主公的影响将会是极大的。

想到了这里,张辽的脑门上瞬间冒了汗,而且不停地涌动下来。

张辽明白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非常重,主公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必须完成,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完成,必须让主公安心。

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才能让主公从容不迫地救援许昌。

最好的想法应该是主公在救援许昌的途中取得大胜,然后与自己联合袭击诸葛亮,刘备等人。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既要援助许昌,稳住北方的大局面,又要稳住当前的既得利益。

既然他们拿下了荆州的部分领土,他们肯定不想放弃。

尤其是曹操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精心部署,怎么可能把到手的东西全部给了别人?

所以这也是曹操等人精密部署的重要原因。

曹操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这才把重要的任务都给到了张辽。

虽然没有太明说,但是在任务中已经给予张辽很大的期望。

只要张辽能够圆满完成任务,那么事情的进展就顺利很多。

后面的问题就不再是多大的问题,所以此时张辽不敢辜负曹操的信任。

他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想法把目前的局面稳定下来。

张辽立即领着领着开始撤退。

这一刻张辽浑身都是汗,生怕在撤退的途中,诸葛亮等人突然对他发起袭击。

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于张辽的人来说影响将会是其他的。

凭借张辽的经验,刚才金周边的人数不多,最多算下来也就1万来人。

所以张辽很清楚,诸葛亮把精锐已经隐藏了起来,随时都有可能对自己来一波致命的打击。

这才是张辽极为惧怕的地方,比智谋,用兵等等,自己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除了比单挑,自己可以单挑过诸葛亮。

只要是打仗,与诸葛亮相比自己简直就是弱智。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辽没得选择,只能全力以赴。

果然如同张辽所料,他们刚退出去一二里路,突然荆州兵从后面杀了过来。

而且这些荆州兵气势如虹,士气高涨和刚才完全变了模样。

张辽猛然一震,他瞬间明白了自己中计了,此时此刻诸葛亮等人以逸待劳的诡计,荆州兵正等待着他们。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不仅仅是身后,前面,左右肯定都有荆州兵的伏兵。

还别说,张辽确实是个聪明人。

这全被张辽猜透了,没多大一会,张辽的前后左右全部被拦住。

曹兵瞬间大惊失色,他们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事。

这些头晕没有想到诸葛亮等人果然有埋伏,而且竟然埋伏了这么多人。

他们的周边此次全部都是荆州兵,人数很多,而且士气高涨。

一个个呼喊着向他们冲了过来,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如同猛虎一般。

这一刻,曹兵们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遇到这样的抵抗,这绝对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张辽此时也是紧张不已。

张辽作为五子良将之一,武功很高,更重要的是做事非常稳重。

即便如此,张辽这一次也中计了,而且张辽此时很明显感觉到自己可能没有退路。

此时此刻,张辽明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突然想起了曹操交代的那一句话。

遇到危机时刻可以打开锦囊妙计,能救他一命。

于是张辽伸手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锦囊拿了出来,打开之后锦囊下面还有一个小夹层,夹层里面有一张小纸条。

张辽拿了出来,仔细一看,恍然大悟。

是张辽的震惊,已经到了极点。

如果说诸葛亮,刘备等人的部署让赵亮震惊的分值为5分,那么这张纸条至少让张辽的字震惊为9分,10分。

原因很简单,曹操在信中已经交代,他料定诸葛亮在宛城附近埋伏大军,张辽的人肯定会中计进入他们的门户圈。

这简直是神机妙算,和诸葛亮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