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太阳之子孙仲谋

但实际上可能不管怎么算,东吴的民生应该相对都是垫底的,大约比较像印度。

资料之一是夷陵之战前骆统的奏疏。

骆统算是江东少有的会惦记百姓的官员,在奏疏中描述了他亲眼见到的底层生活:

因为征战和疫病,郡县凋敝田产荒芜,乡间农户基本就是鳏、寡、老、残,少见壮丁。

贫苦百姓和屯田的兵士,因为无力抚养甚至会亲手溺毙孩子。

劳役征调频繁,贫苦之人被肆意使唤,稍微有些家底的人也不惜散尽家财贿赂以求避免被征调。

资料之二是走马楼出土的吴简。

江东等阶分明,在孙家和四大姓之外,百姓被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下品之下四个等阶。

下品户和下品之下基本就属于赤贫,面对交不起赋税的这个群体,江东的官府表示,这好办,去当奴隶吧。

吴简中记载了这类特殊徭役:给州吏、给县吏、给县卒、给郡吏、给锻佐、给三州仓父、给度卒等等。

一旦被官府安排这类徭役,就需要将役种录入户籍终身跟随,不能拒绝,随时听调,且没有结束时间。

在咱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套等阶体系跟隔壁的印度有点像,咱们建立周朝时候,古印度发明了四瓦尔那制度,也就是俗称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阶分别从事祭祀、武士、农商、贱业,下面还有被称作不可接触者的贱民达利特。

也是因为印度的这套制度,征服者从开伯尔山口来来去去沧海桑田,种姓制度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合理推测孙权就是被印度母亲放入恒河,沿着海岸线过大洋入长江,成为江东天选之子。

碧眼紫髯就是他身为印度教太阳之子的明证!

当然以上仅作玩笑话,九泉之下的仲谋兄切勿当真。

因此,作为江东百姓如果不幸成了四品中的下两品,过的生活无疑是三国中的垫底。

另外也不要认为江东的下两品百姓很少,从走马楼出土的调役记录看:

上品没有出现过,中品仅出现过一次,其余服役记录皆为下品和下品之下。】

大唐君臣只觉得是真的长了见识。

完全不同的土地,更加迥异的制度。

“这印度的瓦尔那……不,种姓制度,是个什么东西?”

李世民觉得那词实在拗口,所以也用种姓称呼。

杜如晦表情充满探究,另拿一纸将那印度的四等级加一贱民单独写在纸上,传递给众臣传阅,并道:

“这瓦尔那应是番语之音,种姓二字应是后世总概其意而得名。”

“这番邦之制颇为野蛮,难怪此前光幕说此地历经战乱而不倒,这番制还能延续千年。”

房玄龄看着后面玩笑之语猜测:

“这印度教以国为名,莫不是印度亦无国君,以教治国?”

“只是……那佛教呢?”

长孙无忌接口道:

“吾等所知颇少,不妨先依此猜测。”

“祭祀通神明,因此这婆罗门便是如陛下一般口含天宪。”

“其余等阶依次类推便知,刹帝利如文臣武将,下两品如百姓。”

至于贱民就更不稀奇,大致似于一个所有人都可以使唤的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