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真的年纪大了,而且本身也是沉稳的性格。
因此李靖对于王玄策之举更多的是赞叹以及欣赏。
李世民面上故作为难:
“还好如今我唐也就灭东突厥之威。”
“不然这王玄策挟唐国威,还说不定在西域闹出怎样的乱子。”
口中都是责备,但脸上都是欣喜。
毕竟大伙也都明白,即使此战主要是借了大唐的威势。
但能借威,本就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大唐使节何其多也?怎么灭国的就这一个呢?
在甘露殿又转了两圈,李世民摇头道:
“朕如今真恨不得这王玄策早日得返。”
“如此良才,宜善加培养。”
“如今西域尚且凶险,鬼魅之徒甚多,若是遭遇不测……”
李世民已经提前患得患失了起来。
【王玄策单人灭国这件事,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理顺:
首先,松赞干布是以大唐驸马爷的身份帮助,因此这一千二百吐蕃兵就是打手,王玄策怎么处理这件事,松赞干布不干涉不过问,因此也不享功。
其次,泥婆罗的七千兵马是王玄策拉出大唐的旗号征发的,并非借兵,因此泥婆罗自己的历史并没有记载出兵之事,也不享功。
泥婆罗自己的历史也记载,此时的的德瓦国王沉迷于酒、色、珠宝、香料,毫无雄心壮志,自然也不会热心帮王玄策的忙。
真正举国之力帮助王玄策的反而是天竺的国家:
东天竺赠三万牛马劳军,并赠弓、刀以及钱财。
迦没路国献上了地图,作为代价,希望能从王玄策这里请一副老子的画像供奉。
当时唐朝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虽然最终唐朝受益的仅仅只有王玄策带回来的工匠,因此对此事并不太重视。
但也因此反而更加凸显王玄策的魅力。
面对困境绝不屈身忍辱,将生死置之度外,并凭借个人魅力和口才,维护帝国尊严。
以使节之身统帅近万大军,一战破其都,二战擒其王,三战灭其国。
青史两百字足够留其名,当得起华夏英雄儿女之称。】
“这大唐……”
张飞已经无话可说,几乎是呻吟道:
“给人留一条活路吧……”
成都府衙中一群人猛点头。
虽然对方只是扣了大唐的使节,但你动辄就把人家一国灭了。
同为华夏子民虽然看了很解气,这事儿办的很漂亮。
但这岂不是让以后的大伙很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