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人情窠臼

洪武九年时诸子尚未就藩皆在京城,当时的星象变化的本就有君王失德之解读,在胡惟庸事实上独相的情况下,叶伯巨的奏章能直抵他手中,也由不得朱元璋多想,于是最终借题发挥降雷霆之怒,最终也使得胡惟庸婉言说和。

帝相的一拉一扯,最终使得叶伯巨死于狱中,只是想不到有其同乡方孝孺给立传流传后世,最终又被后世借光幕传之,以文作刺,扎在了他的心头。

这刺算不得什么伤害,但动卧之间也难免回望介怀,提醒着他与仁君之称并无干系。

至于叶伯巨奏称当中议分封之言,他即便是再不信,如今心里也难免有嘀咕,毕竟老四……

【如果说明朝十三次北伐真真正正做到宣民文告所说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能称得上大明群星闪耀之时。

那作为当时大明唯一掌舵人的朱元璋,对其子溺爱放纵造成的后果,就堪称是类人群星闪耀之时。

不过这些内容也是留着下期再说比较合适,毕竟明成祖朱棣能成功上位,或正或负跟这群兄弟也是有关系的。

但事实上梳理着来看的话,明初的勋贵和藩王问题,本质内核实际上是有点类似的。

明初时,勋贵们但凡犯错,则必然会有其他勋贵站出来说情,这个在史册中屡见不鲜,当然在当时勋贵们看来,大家都是淮西兄弟,杀两个平民大哥你就大动肝火,是不是小题大做?

这点上来说藩王也是类似,皇太子朱标给兄弟求情的记载也不止一次两次了,比如朱樉不干人事太多被老朱叫回来训斥,是朱标在其中调解;朱棡在封地用骏马拖着人玩,甚至还玩车裂只为寻求刺激,老朱喊着要废其王爵,又是朱标在其中调理庇护使得弟弟脱罪。

当然也有人认为朱标只是个幌子,事实上《纪非录》当中记载的诸王杀民娱乐的案件数量可以说相当惊人,但老朱所谓最严厉的处罚也就是喊回来骂个狗血淋头,但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处罚。

朱元璋不满淮西兄弟与勋贵子嗣之间互相庇护,但落在自己身上他实际上也逃不开这个窠臼。

不过在封建时代,大权独揽的皇帝是有不讲理的资格的,最终在朱元璋死前,碍眼的勋贵被一勺烩了,虐民取乐的藩王则个个不动如山。】

朱元璋感觉自己心境刚安稳下来一点,结果看了一点之后又开始怒气翻涌,甚至挺着身子想要够着去打儿子脑袋:

“你也敢称祖?你是个什么祖!”

朱棣自是不敢逃的,硬撑着挨了一巴掌之后没等到第二个,一抬眼就看到大哥挡在中间正在劝阻:

“爹爹,勿论庙或谥,哪有人还在时议的?这所谓的成祖多半乃是后人所为,又有四弟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