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除了东北这种快速发展的工业基地城市承载力还能维持之下,其余的地方真的已经熬不住了。
所以,大量的知青下乡,为的就是让他们能有口饭吃,说到底,这次还是农民扛起了国家的重任!
不过,想回家的知青还是占多数,他们虽然从外地来,也有热情,可一旦要说留下来,大家还是心里上不太愿意的。
自愿的话,留下来的比例相当的少。
能留下来的,基本上就是回家也没他的饭吃,家里的负担太大,还不如在外面找到工作。
毕竟留下来,那就是正式的农场职工,是有工资的!
一旦正式交接,知青农场就要改名为警卫农场。
这与合作农场不一样,他们是直接归警卫处管,完全按照当下的体制模式发展,直属在生产兵团序列下,工资待遇自然好。
留下来,就等同于入伍参军了。
至于合作农场不同,合作农场隶属在警卫处名下。
这是一个二级合作农场,说白了,生产兵团是不负责给他们发工资的。
他们算是集体农场,而警卫农场是国有农场。
完全两回事,待遇也不同。
集体农场要有一定的自负盈亏的意思,由集体资产分发工资,收成好,赚得多,得的多。
国营农场那就是国家负担,就算是闹灾,他们也照常发工资。
相对,灵活性较小,要听组织安排,所以收入是死工资,跟合作农场不同。
他们主打的就是个稳定!
合作农场实际上在外面是很难推进的,这与主流不合。
但在山里面不同,由于对于少数民族优待的政策叠BUFF,这个农场又是集体所有制。
所以可以在这无人区允许存在,而且也是乐见其存在的。
但终究,公有制为主体,警卫农场还将会是激流河周边最大的农场,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两百人,对于农场来说,还是不够用。
但好在,不至于说完全不够用,有人的话,还是能顶一顶。
没办法,无人区,总体来说大家还是不愿意来。
肖正国倒也不是完全撒手不管了,他还是在给庞北想办法,想要再给庞北争取一些退役军人进入农场。
当然,最多也就再给增加三百人,也就是顶天了。
送走肖正国,庞北心里其实也有了一些底,只要少数民族人数足够多的话,可以直接左手倒右手的借调,到时候按照临时工来支付劳动薪酬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