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送上门的股份

苏城对于张家这个家族的了解并不深入,仅限于从报纸上读到的那些略显奇特的报道。

两年前,张家的一场轰动性官司更是让这个名字在公众视野中频繁出现,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场官司的主角之一是张玉龙的嫂子,她指控张玉龙独揽了家族大部分物业的控制权,并提出了几项核心诉求:

首先,要求彻底清查张家所有财产,确保张玉龙没有私藏或私吞任何资产;

其次,她坚持认为张家的资产应属于全体家族成员共有,包括女婿在内的每一位家族成员都应有份;

最后,她主张所有财产应在四房人之间平均分配。

然而,这场豪门恩怨的较量最终以张玉龙的胜利告终,嫂子的诉求未能得到支持。

这场官司不仅剧情曲折,涉及复杂的家族关系和巨额财产纷争,还展现了豪门内部不为人知的秘密与矛盾,因此在香江地区引起了巨大轰动,连苏城对此事都略知一二。

张玉龙家族在香江,以其独树一帜的家族特色闻名遐迩,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同居共财”与“家规森严”。

所谓同居共财,即家族成员永不分家,财产共享,共同进退,这种理念超越了传统家族经济管理的范畴,是为了家族高度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历史上,虽不乏家族在初创或困境时采取类似策略,以集中力量、共度时艰,但往往随着家族势力的壮大,成员间便开始追求各自的利益与空间,私产渐生,分家自立成为常态。

然而,张玉龙家族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不仅将“同居共财”作为家族长期发展的基石,更将其推向了极致。

家族成员无一例外地需在公司任职,同住一栋屋檐下,消费均摊,彻底摒弃了私房钱的概念,确保了家族内部的绝对公平与透明。

在张家,公平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

儿子们的衣着统一,儿媳妇虽服饰各异,但均遵循同等的价值标准,彰显了家族内部无差别的待遇与尊重。

此外,家族成员被严格规定,除必要的商务活动外,不得在外就餐,这一规定不仅强化了家族成员间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对家族传统与规矩的坚守。

面对偶尔对家中饭菜感到厌倦的渴望,家族成员亦需克制,因为家规的严格与无私房钱的现实,让任何外出就餐的念头都只能作罢。

这种看似苛刻的规定,实则是对家族凝聚力与价值观的深刻体现,让张玉龙家族在香江乃至更广阔的地域内,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令人瞩目的存在。

张家的家规多达一百二十余条,条目繁多且要求严苛,尤其针对儿媳妇的规范更是细致入微。

诸如规定儿媳不得因丈夫外出而晚归;除娘家直系亲属外,不得随意至他人家中玩耍或留宿;

每日清晨,必须向婆婆请安,并共同参与拜佛诵经等仪式。

这些家规被精心装裱,悬挂于祖屋一楼祖堂之上,成为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准则。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家规并非沿袭自祖辈,而是由张家兄弟,尤其是大哥张玉阶与其母郭庚共同商议制定。

他们所居住的祖屋,是1949年后在香港购地自建的,原为一幢两层平房,却因1952年的电线短路火灾而毁于一旦。

为了延续家族共居的传统,张玉阶不惜斥资百万,将其重建为五层铜构楼房,每一细节均彰显其长远规划与匠心独运。

在当时,百万巨资实属罕见,足见张家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这座祖宅不仅规模宏大,更承载了张家的历史与记忆。

在鼎盛时期,这里曾居住着三十余口家族成员,共同维系着同居共财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种和谐共处的局面,却因1977年张家老太太的离世而面临挑战。

老太太作为家族的精神支柱,她的逝去让家族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果不其然,随着老太太的离世,家族内部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同居共财的模式也开始难以为继。

这一变化,最终引发了家族内部的纷争与官司,而这一切的根源,皆可追溯至那座见证了张家兴衰的祖宅。

张玉龙最终赢下了这场官司,拿下了张家接大多数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