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不直接投降,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生怕姜黎破城之后屠城,所以哪怕没什么信心,他们也做好了负隅顽抗的准备。
战死总比被人屠杀强!
可现在,姜黎既然向他们保证,降者不杀,心中最大的顾虑没了,那他们自然也就没有理由坚持了,该降就降。
当然,投降的只是绝大部分人,并非所有,依旧有小部分人在赋予顽抗。而对于他们,姜黎并没有手下留情,直接催动神通。
刹那间,天穹之上,传来一阵阵雷声。
轰隆隆!轰隆隆!
旋即,璀璨的雷光爆发,如暴雨,如瀑布,从天穹之上坠落,将城内那些仍旧在负隅顽抗的将士,全数击杀,形神俱灭,什么都没有剩下。
不仅如此,姜黎还下令,找出这些将士的家属,男性一律斩杀,女性充为奴隶,并毁其宗庙,绝其传承。
在这个时代,这是最顶格的惩罚了,众人闻之,无不胆寒。甚至有诸侯面露不忍之色,觉得姜黎此举太过。
有道是,圣明之君不绝人祀,诛其男丁,贬女性为奴隶,这都是正常的事,大家都能接受。但毁人宗庙,断其传承,这就过分了。
这不仅得罪了活人,还把幽冥界内的死人,也一并给得罪了。
把事做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然而,面对诸侯的劝诫,姜黎置若罔闻,丝毫没有理会。甚至于,被人问的烦了,他直接回道:“今我所为,皆是周侯所教。”
“诸位若是觉得我做的过分,回到朝歌之后,便去问罪西伯侯吧,问问他,为何要这么教我?”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姜黎这句话,直接把附近诸侯到嘴边的话,全都给堵死了。都是传承多年的老牌势力了,他们岂不明白姜黎这句话的意思。
是在指当年周国攻破九黎古国,毁其宗庙,断其传承一事。都言圣明之君,不绝人之祀,那周国所为,可有报应?
现如今,提到西伯侯,谁不称赞他一生贤明?真的是贤名享誉九州内外。
先祖作下绝人之祀的事来,并不影响后人成为贤者,拥有天大的名声。有这样的例子在,姜黎效仿之,谁能说他做得不对?
再说他做的不对前,不如先去问问西伯侯,让他就先祖之事道歉、谢罪,再来指责姜黎也不迟。
话说到这种地步,诸侯还能说什么?就算要说,那也是骂西伯侯的先祖不是东西,开了个坏头,这才有了姜黎今日之举。
周国能为,他黎国也能为!
当然,姜黎之所以这么做,不是为了给西伯侯找茬,主要还是为了起到威慑的作用。
告知剩下的有苏国贵族,及时投降,可免一死,但负隅顽抗,不仅自己会死,还会连累家人,以及地下的祖宗。
不想宗庙被毁,传承断绝,列祖列宗无所依,那就不要负隅顽抗。
“入城,清点战俘!”
将负隅顽抗的将士,全部击杀之后,水之城内,再无抵抗的力量,姜黎直接率部进城,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管此城。
不是说打下水之城后,战斗就结束了。事实恰恰相反,拿下水之城后,战争才算是刚刚开始。
估计要不了多久,有苏国的八部援军就会赶来。在他们赶来之前,姜黎所部要是不能完全接管水之城,然后据城而守的话。
那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有苏国的援军重新赶出去,不得不弃城而逃。
当然,除了守城之外,其实姜黎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水之城,转而集中力量,去攻打下一座城池。
此时,剩下的七城,尽皆分兵支援水之城,城内守军必然不足,防御力大大降低。
姜黎若此时率兵来攻,那破城的速度,恐怕不会比攻打水之城更慢。
但姜黎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没有意义。若不能把有苏国的援军干掉,那他就算把剩下的七座城池全都拿下,也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