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视同仁

朱允熥也不得不感慨能够管得住老朱的人再次出现了,不过想想看也正常,老朱的霸道和强势是骨子里的,但是对待亲人就是格外的宽容。

别看老朱表面上是对朱文垚牢骚不断,觉得这孩子实在太黏人了。可是心里得意着呢,就觉得这么疼爱小重孙,那都是值得的。

“祖父,昨天妙锦说十二监的人要换一换,我给否了。”朱允熥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想着内官监的还是您跟前的人,我给张福生换去司礼监。”

老朱不置可否的说道,“张福生还是换去内官监,司礼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怎么就名不正言不顺呢?”朱允熥非常不以为意,“这些宦官还能干政不成?内官监现在是十二监之首,还不是您用着顺手?”

老朱也觉得有道理,他对于宦官干政是非常提防,所以在开国之初就做了很多针对性的安排,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

内官监也好、司礼监也罢,还真的不需要特别在意这些,还是以皇帝的意思为主。

趴在老朱怀里的朱文垚心情很好,一路上都是在咿咿呀呀的,这孩子就是闲不住的性子。

“今天这些个大儒要开始讲礼、讲法,有些咱觉得能听一听。”老朱提醒说道,“只是这些人性子难猜,说不准就是在瞎折腾了。”

朱允熥对此也心里有数,就说道,“我让道衍还有翰林院的人去听着,免得那些大儒将一些事情给闹的不像话。”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老朱也就放心了。他和朱允熥一个样,在很多时候是比较重视读书人,可是该有的限制和猜忌,那也是少不了的。

真要是将一些大权放给读书人,老朱才不会甘心呢。不管是两宋时期的文官过于强势,或者是元朝时期读书人圈地等等,都是老朱忌讳的事情。

华盖殿这边可以说非常的严肃,不少胡子花白的大儒已经进入大殿了,一些官服着有着禽、兽的文武官员也已经到达了,就要开始朝堂辩论。

说辩论有些夸张了,这就是论理,就是在登基大典前进行一些拾遗补缺等等,不算是大事。

当皇帝到来的时候,文武百官自然纷纷行礼,最开心的可能是朱文垚了,这孩子开心的手舞足蹈,见到了这么多人也非常开心。

老朱不在意其他,只是说道,“太孙登基在即,召诸位爱卿商讨仪程。在座有不少大儒,熟知礼法章程,尽可开口。”

虽然老朱的话有一定的客套成分,表现皇帝的礼贤下士,不过这也不全都是随便说说。如果真的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那自然也值得开心。

礼部尚书陈迪自然最为适合主持这样的开放式会议,还有一些饱读诗书的翰林院官员,也都是在纷纷开口,根据某一个仪式引经据典开始讨论。

老朱和朱允熥强打着精神在听着,他们现在也有一些被坑了的感觉。

实事求是的来说,在开国初年的时候,甚至是在开国之前,仪式上的很多事情就已经有了广泛讨论,基本上就定下来了框架。

现在再次展开一些讨论,实际上也没有太多的新意,现在的这些大儒是大儒,但是不代表水平就比开国之初的那些大儒强,也找不出太多的不足。

老朱耐心听了半个时辰,还在不断安抚不耐烦的朱文垚,这孩子虽然喜欢热闹,但是坐不住,现在就是想要出去玩了。

“太孙,你就在这里听着。”眼看朱文垚要爆发,老朱就开口说道,“这事你多留意,万万不能出现一些疏漏。”

朱允熥自然领旨,虽然他也想要离开,可是皇帝现在都先溜了,他这个太孙就不好跟着溜走,要不然就是实在不给大儒们面子了。

朱允熥不只是要继续坐着,甚至时不时的要提出来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礼贤下士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做,不能一点都不在意。

毕竟这事关他的登基大典,这也是为后世子孙进一步的完善规矩,当然就要认真对待。

等到一上午的讨论结束,朱允熥自然赐宴,安排招待一下。不过这不代表商讨结束了,下午还需要继续讨论,一条条的不断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