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成片,定档,电影节

千禧大导演 顾屈屈 1752 字 3个月前

在开机第一天的温馨生日庆贺之后,剧组的演员们之间气氛更加融洽了不少。

《彗星来的那一夜》的拍摄也驶上了快车道。

这个本子虽然矛盾点和时空交错有些多,但是在顺拍的情况下,其实拍起来也并不难。

原作里一个新人导演加上三位工作人员,再加上八位几乎没名气的小演员,能够用五个晚上的时间拍完这部电影。

那高配版的吴渊,也没道理不能在七天内将这部电影拍完。

事实上他划定的拍摄周期还是太宽松了。

除了头两天的拍摄有些许磕绊外,后几天晚上的拍摄都超乎想象的顺利。

吴渊每天重复着开拍、NG、讲戏、再拍、送洗胶片、看片……

只花了6天30个工作时,吴渊就完成了这部电影的所有拍摄。

韩三爷的判断失误了,吴渊还真就用了将近30万,拍完了这部电影。

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片酬没花多少,租下小洋楼一周也没花多少钱,一共加起来也就六万多块。

真正花钱的大头全用在了购买胶卷上。

虽然《彗星来的那一夜》正片预计只有80-90分钟,但是吴渊在拍摄的时候,却整整用了200盒胶卷!

吴渊虽然没像纯新人导演那样乱浪费胶卷。

但因为《彗星来的那一夜》本身的多时空重复情节,需要大量重复拍摄的素材,使得这部电影的配片比还是拉到了1:9左右。

对了,影视工业体系相对成熟的好莱坞配片比能达到1:20左右,可以想象需要买多少胶片。

而且还有个更坏的消息,就这么小半年的功夫,因为上头吹风电影市场化的政策,胶片行情也应声看涨了。

现在一盒400尺的胶卷要八百多才能买到,这还是胶片厂的内部价!

光是200盒胶卷,就花了18万,再加上冲洗费,花在胶片上一共小20万。

再加上租聘拍摄器械、一些小道具的购买、置景,整部电影拍摄下来花了28万多一点!

还好,这个预算依旧在吴渊的心理预期之中。

他也没有因为韩三爷批了五十万的预算,就刻意去浪费钱,更没有中饱私囊,搞什么八千块一顶的草帽。

全程跟组的制片人陈源,在看到吴渊拍摄手法老道,花钱很节俭后,满意的与大家一起吃了一顿杀青宴,也就屁颠屁颠的回中影向韩董复命了。

当然,也因为吴渊将省钱行为进行到底,没打算请剪辑师来做剪辑,而是打算回学校用学校的剪辑室自己剪片子,陈源也没必要继续盯着吴渊了。

与演员们吃了散伙饭,又发了几个杀青红包后,吴渊也带着好几箱成片素材,回了学校一头钻进了剪辑室里。

虽然学校的剪辑设备型号都比较老旧了,但是这又不是啥特效大片,设备够用就行。

最主要的是,这些设备免费啊!

看在《彗星来的那一夜》主演有一半是北影学生,导演更是在校生的情面上,谢主任尽全力的给吴渊大开绿灯,甚至还从学校摄影系找了个大三学生给吴渊打副手,美名其曰社会实践!

就这样,两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其他时间全都在剪辑室剪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