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埋下的发展隐患显现,难得攒下的打

岑文本行礼之后,当即开口。

“大王,确实有事情,这里的人口差不多这两日就能达到五十万的关口了,但是如今这里的粮食,不够了,大军征战调集了不少粮草过去,如今三路大军,粮草供应紧张。

而其他四府,粮草同样不足,哪怕是广州府,同样如此,大唐其他地方的流民、难民纷纷涌入,加上撩人不断入户籍,广州府的人口都快近百万了,现在同样无力承担这里的粮食问题。

现在广州府、南州府都在忙着第二季的耕种,我们这里以及柳州府只能等待春耕,交州府更是没有来得及开展,粮食问题若是不能解决,恐怕很难坚持到春耕之时了。”

李元吉听后也是一脸的凝重,若是没有三路大军的粮草负担,咬咬牙也能支撑过去,但现在是咬牙都撑不过去了,因为人口的增长太快了些,粮食的压力陡增。

如今哪怕要突破五十万大关,他可以完成任务,但李元吉此刻也没有任何喜悦,如今这个问题不解决,还谈什么发展?连饭都吃不上了,还发展什么啊?

沉思一会,李元吉随即看向岑文本。

“景仁,粮食的问题,我来想办法,你下去之后一定要把粮食的用度把控好,实在不行,就像当初一般,节省一些用,另外那个棉花的种植,你重新分配一下。

将原本规划的种植面积减少一半,用于种植粮食,另外开荒的进度再次加快一些,城池的扩建放在第二位,后面到来的百姓先简单安置,主要将耕地发展出来。

只有有了耕地,才能种植更多的粮食,才能得到更多的粮食,先解决吃的问题,再解决住的问题!”

李元吉也没有办法,原本他是要准备大量种植棉花的,因为在这里棉花的产量不高,他只能扩大种植面积,棉花除了是拿出来卖,更为重要的一点,可以逐渐取代大军行军作战时粮草中的草。

有了棉被,只需要随身携带,也就可以省下大量稻草、粟草的运输,对于后勤补给而言,后勤压力减小,也能更加适应大军的复杂作战条件。

现在粮食问题爆发,李元吉只能先种植粮食了,棉花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得靠后,而现在哪怕减少预定的一半种植面积,比起第一次的种植面积而言,还是多出不少。

而之前的开荒与城池扩建,两件事的重心都是一样的,如今李元吉这番话,就是在将城池扩建的重心减低,优先于开垦荒地,这也无可厚非,就像李元吉说的,吃的都没有了,住的又有什么用?

住的地方可以简陋一些,随意一些,但人要是饿肚子,那才是大事。

岑文本无奈,只得这样了,至于李元吉说能够解决粮食问题,他心中就信,只因为李元吉的威望太高,创造的奇迹太多,李元吉说了,他们每个人都是相信的。

“臣知晓了,臣先告退,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

岑文本匆匆又走了,压根没有去聊其他的。

李元吉随即看向谢叔方。

“立即用信鸽传信给远林,让他主要换取粮食回来,已经卖成钱了的,将钱全部花掉,买粮食。

再告诉他,联系韦氏与杨氏,以及郑氏、崔氏、王氏、卢氏这些家族的人,让他们来这里做生意,亦或者他直接跟这些家族的人谈生意合作的事情。

那就是我们这些商品,给他们在大唐售卖的权力,让他们进货,但是支付方式必须是钱粮对半的方式进行支付,不能赊账,在价格上,给他们一定的低价,但是他们的粮食,也要以一定的低价进行兑换。

这事让远林去做,告诉他,若是没有把握,就让那些人来岭南亲自和我谈。

另外,除了这几家,其他世家或者富商若是有对生意感兴趣的,都可以来谈,没有船队的,我们的船队可以给他运输商品过去,必须要把这个消息,全面散播出去。”

李元吉如今也是必须要加快在大唐之内的生意布局了,别看大唐之内的百姓吃不上粮食,但是那些世家与富商,府库里的粮食可以说多的是,陈粮都不少,有的陈粮都甚至发霉了。

历史上贞观时期,主要就是贞观三年之前,贞观元年以及贞观二年,外面卖粮食的那些世家与粮商,卖的粮食几乎都是陈粮,这足以说明大唐不缺粮食,但是都被那些世家与粮商给囤起来,用来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