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由南向北者只有三条道路。
一是秦岭,一是襄阳,一是江淮。
而这三条路的背后则是巴蜀、荆襄、江南。
荆襄已经在李来亨的手中,巴蜀则在吴三桂的势力范围内。
要是再让郑成功全据了江南,那么孙可望的北上之路将会被全部堵死。
所以江南之地孙可望是不能让的。
如果郑成功打下了南京,他就得抢先一步,先去占淮南,再逼迫郑军让开长江水道。
如此一来他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北伐覆灭满清。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势必会产生磨擦,甚至为了江南之地,大打出手,挑起内战也说不定。
而对于孙国主来说,三家势力中无疑是郑军实力最弱。
李来亨先不要说不好下手,单是数万顺军老卒其战力就远在郑军之上。
而吴三桂嘛,要是孙可望选择去拿云贵,进而恢复四川,再北伐陕甘。
就算拿下了这些地盘,光是长达数千里的后勤线就足以令他头疼了。
所以夺取江南,打通漕运,依托运河进行北伐是孙可望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他绝对不能放弃的方案。
为了发展空间孙可望是不惜和郑成功一战的。
虽然他心里不愿意打内战,但手底下的人也绝不会同意。
要是他们这股最强大的势力被郑成功堵死在南方,想想都让人憋屈。
好在南京之役郑成功最终还是败了,孙可望也就能够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拿下江南,延缓内战发生的日期了。
要不然鞑虏未灭,西军就和郑军在江南摩擦,这实在是有些不妥。
当然了孙国主是绝对不怕的,只是不想而已。
毕竟他带着十三镇兵马而来,不要说区区五万郑军了,就算再多十万,孙国主麾下的精兵强将也根本不惧。
要知道郑军虽然有过镇江大捷的高光时刻,但国姓爷麾下最能打的将领不过马信等人。
马信是台州副将,在绿营的战斗序列中也不算太强。
虽然投奔郑成功后,这些北方的兵将粮饷未缺。
但孙可望麾下的冯双礼、张胜可是能够击破八旗主力的存在,双方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江水静静地流淌,三千余号舰船延绵数十里,依托着江水继续南下。
突然一颗信号弹打响,一艘轻舟快速向着旗舰驶来。
“国主,应该是张煌言到了。”万年策缓缓开口道。
马兆羲和万年策是孙可望麾下最能干的文臣。
之前一直在两广筹备军需,在宝庆之战后,万年策被调入军中。
准备等攻下南京后,负责江南的政务。
而马兆羲依旧留在两广,和王自奇一文一武,准备拿下广州,彻底理顺广东军政。
而后出兵攻打福建和江西。
“十年航海一孤臣啊。”孙可望举起了望远镜开口道:“从六年前开始,张苍水一直竭力筹措,希望与孤会师江南,如今虽然百转千回,但终究还是能够见面了。”
芜湖的水面上,得知了孙可望的大军抵达,张煌言连忙驾舟前往。
原本多年前就应该在江南相见的二人,最终在历尽沧桑,大起大落后得以相见了。
“下官张煌言,拜见秦王殿下。”
旗舰上,张煌言打量起来这位大名鼎鼎的孙可望,拱手行了一礼。
只是听闻秦王二字孙可望的部下们却眉头微皱。
“苍水先生,无需多礼。”孙可望微微一笑,扶起了张煌言。
张煌言看着眼前浩大的舰队,心中兴奋不已。
延平王虽然败了,但这位大明的秦王殿下却统率十万大军来到了江南。
这些虎狼之师一到,整个江南的局势就重新可望了。
“苍水公,你当以国主相称。”刘玄初缓缓开口提醒道。
张煌言闻言,眉头一皱。
秦王和国主之间对于他来说差别很多。
虽然他素来识大礼,和腐儒们不同,对流贼、海寇没有什么歧视。
若不是如此他和张名振也不会三入长江,竭力相助孙可望的长江之役。
只是他终究是大明臣子,若是孙可望不愿意复明,张煌言的心中自然会五味杂陈。
“国主,秦王,苍水先生你喜欢如何称呼孤,那就如何称呼吧。”
孙可望淡淡地挥手,秦王这个称呼他早就摒弃了。
只是张煌言此人和常人不同,一位十年航海的孤臣,他孙可望跟张煌言之间又何必介意这些小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