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入泮仪式(下)

直到这时,这些一直在乡野的孩子才知道,为什么今年家中要准备这些物件,为何家中爷奶这几日脸上的笑都不曾落下。

不仅是因为丹平村今年丰收,更是因为穆先生终于愿意正式收下他们了。

也终于知道,原来,这些平凡的粮物,有这般神圣且美好的寓意。

这一刻,修修补补几次的村塾,在他们的眼中,越发神圣、庄严。

其中,最兴奋的当属周颉了,他是村长周大成最看重的孙辈,平日里,周大成便会时不时和他说一说祖上的风光。

他们周家,在来丹平村前,也算半个书香世家,只是嫡系惹了事,连带着他们这些旁支也受了牵连。

不过几年,周家嫡系便一蹶不振,他们作为周家的旁支,只能带着一家老小寻个地方避祸.

而后,日子过得越发紧巴,到如今,连个教书先生都请不起,族中孙子辈的孩子也大多只识得几个字。

每年的春学、秋学季,周大成便会惋惜,丹平村已经近二十年没有请到先生了。

继而感叹,若是当年周家不曾落败,此时家中的孩子便不是在田间务农,而是在开蒙仪式上正衣冠、行拜师礼了啊……

而如今,他们这群乡野小子们,竟是真的有机会在学堂,得以正衣冠、明事理、做学问,还有了不嫌弃他们的先生。

阿爷说,穆先生是个学识渊博、品性高尚之人。

让他好好跟着先生学,若是哪日先生愿意受他们的拜师礼,那便是他们这些穷小子的造化了。

正想着,周颉又听上首先生示言:“正所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此‘三到’缺一不可。

此乃村塾第二规,过去一载,尔等表现尚可,此后当再接再励。”

“学生谨记!”

一年前,先生说,村塾有教无类,但若是心不在此、志不在此、读不进书的,他们的便宜师生情也就止步于今年秋收前。

先生说到,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