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后一枪

费劲千辛万苦,付出极大牺牲,叶少鸿终于等到了改变历史的机会。

杀!

只要他能在今天杀了汪逆,他就可以彻底改变历史。

没有了汪逆这个在华夏国内,拥有极大声望的叛国者,那后来的伪国民政府也就不会成立。

抗战形势也不会拖延长达八年之久。

叶少鸿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很简单。

从1941年12月,小鬼子举兵偷袭珍珠港开始,小鬼子的战略重心,就已经从华夏转移到了东南亚之地。

战略重心的转移,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人员、经济的侧重心有了变化。

从小鬼子在东南亚地区开辟第二战场,组建南方军开始,他们就已经在华夏国内,抽调精锐人员力量,前往南方战线了。

准备和鹰酱进行殖民地争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941年后,国内战场的伤亡比才会急速衰减。

从淞沪抗战之处的七比一,急速降低到了三比一。

究其原因,就是小鬼子战略重心转移的结果,他们在华夏地区抽调走了太多的精锐力量。

致使小鬼子的华北、华中两大派遣军,再也无力发起如抗战初期时的大兵团作战。

也无力再控制广大的占领区。

这才有了后世,东北、华北广泛地区,民间抗日武装力量的崛起。

有了全民抗战的迹象。

而这个结果,因为汪逆的出现,有了些许变化。

汪逆主持领导的伪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他们招揽吸纳了很多意志不坚定的国府军官将领。

组建了所谓的“和平军”。

这些和平军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可人数不少啊。

总计有六十余万人。

他们除了负责日常的地区治安维护工作,也会参与小鬼子和国府之间的正面战争。

给正面战场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也给小鬼子增添了不少的助力。

这还不算。

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小鬼子还将广大占领区的经济控制权交给了汪逆。

让汪逆代表他们收割民间财富。

筹集粮草。

在1942年后,小鬼子华中派遣军的过半军费支出,都不是小鬼子从本土抽调过来的。

而是汪逆所代表的伪国民政府搜刮民间财富,上供过去的。

可以想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