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明孝宗——朱佑樘

朱佑樘的童年非常坎坷不幸,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管理皇帝私房钱。宪宗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纪氏的人缘很好,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宪宗梳头时,宪宗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皇帝听了大喜,立即命令去接皇子。当宪宗皇帝第一次见到自己那因为长期幽禁,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当天召集众臣,说出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佑樘为皇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太子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宫内,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

在太子时期,得到博学多才的程敏政、刘健等人的指点,熟读经史,养成“仁孝恭俭”的品格,即位后仍然手不释卷,经常阅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稍有疑问立即请教儒臣法吏。中国古代有“三不朽”的说法,指立德、立功、立言,在明代皇帝中,尽管孝宗在遵守儒家的伦理上做得算是最严谨的了,却不愿放弃他对于艺术的爱好,《明史·艺文志》,可以看到孝宗有《诗集》5卷,可惜已经失传。

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去世,朱佑樘继位,然而宪宗留给18岁太子朱佑樘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

由于幼年生活的坎坷,孝宗一直身弱多病,但孝宗却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在诗歌方面的兴趣,孝宗皇帝对于绘画、弹琴也很喜爱,在士大夫们看来,皇帝喜欢乐曲,恐怕将来会滑入贪图享受的深渊中。因此,一些专门负责纠察朝政的言官们就纷纷上疏,劝说孝宗不要耽于声乐,而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修养身心之上,孝宗总是表面上接受,私下里却对旁边的太监们说:“弹琴何损于事?劳此辈言之。”意思是说,弹琴与政务又有什么冲突呢,要你们多嘴。

对言官的劝谏,虽不以为然,却也不以为忤,这正表现了他宽容的一面,他还尽可能地避免来自士大夫们的批评。例如,他擅长绘画,宫中也有许多画师。有一次,他赐给画师吴伟几匹彩缎,害怕大臣们知道后没完地议论,对吴伟说:“急持去,毋使酸子知道!”意思是说,赶紧拿去,别让那些酸腐的书生们知道。孝宗之所以受到儒家士大夫们的一致称颂,主要在于他始终在表面上给士大夫们留下充足的情面。

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宠信,后来李广畏罪自杀,孝宗以为李广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账本,孝宗这才醒悟。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沉睡多年的励精图治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朱佑樘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重新远佞臣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大力整顿朝纲,可是过大的工作强度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孝宗非常仁慈,在明代皇帝中堪称之最,对于救荒的工作非常重视,要求各级官府都要设立常平仓,以应付灾荒;在刑罚方面,他要求慎重施刑,在他的这种要求下,一些素以残酷闻名的特务机构如锦衣卫都变得仁慈起来;在文化上,则出现了李东阳的茶陵诗派、邱濬的理学,号称‘太平盛世’;在政治上,他铲除奸佞,重用贤良,待臣宽厚,严管宦官,废除苛法;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力求节俭;在军事上,他维护统一,爱护武将,和平政策。虽然朱佑樘一生无大作为,但是却很稳定,不胡来,比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为民的善政。

幼年失母,对于孝宗影响深远,也许孝宗后来的善良、温和、宽容,除了儒家的教育之外,还源于幼年时弱者的心态。孝宗在处理万贵妃一事上,最能体现他的宽容,尽管传说母亲纪氏是被万贵妃害死的,但是当他即位后,一位官员上疏要求惩办已死的万贵妃及其族人的时候,孝宗认为这样的做法,是违背先帝的意愿,不愿接受。作为一个皇帝,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什么福,却遭了很多罪,受过无数恶毒的伤害,但最终却又选择了无私的宽恕,这就是明君的胸怀与气度。

在生活上也能注意节俭,出使明朝的朝鲜使臣曾对朝鲜的国王说:“先皇帝或于用人,间以私意,今皇帝则铨注登庸一出于正,又性不喜宝玩之物,虽风雪不废朝会,临群臣皆以丧服,惟祀天祭用黄袍,臣等慰宴时不奏乐,不设杂戏,劝花置于床上而不簪,大抵先皇帝弊政一切更张矣。”宪宗生前爱穿用松江府所造大红细布裁制的衣,每年要向那里加派上千匹,而这种织品,用工繁浩,名虽为布,实际却用细绒织成。孝宗当时还是太子,内侍给他送来新裁制的衣服,他说:“用这种布缝制的衣服,抵得上几件锦锻衣服,穿它太浪费了。”遂谢而不用,他当了皇帝后,下令停止为皇宫织造此布。

一般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但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用实际行动实践男女平等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实在不易。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从接受的教育看,他也很早就懂得若想当个好皇帝,就不能爱美人废江山的道理。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佑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正是由于孝宗坚持只宠皇后一人,使得他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两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给他明君贤主色彩颇浓的一生更加平添了许多亮色。

中国在南宋已有牙刷了,在中国四川成都中药博物馆依然展出一把宋代竹柄牙刷,堪称医史文物珍品。美国牙科医学会和美国牙科博物馆等的资料显示,世界上第一把牙刷是由中国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发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上。伦敦罗宾逊出版社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列举了人类300项伟大的发明,也把牙刷的发明权归到朱佑樘名下。

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年仅三十六岁,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