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报社开张

报社开张的下午,各个部门的员工就开始奔赴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林尚舟也从路易斯口中知道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社会人民党的党报也叫《前进报》,自己的报社和社民党的党报不同的地方在于了“德意志人民”这个前缀,而且社民党的《前进报》是党报,只提供给党员阅读。

话是这么说,林尚舟想到自己在斯特拉斯堡的时候并没有收到过这份报纸,在询问了路易斯之后他得知是路易斯没帮他订这份报纸。

党报的订阅是免费且自愿,想看看,不想看可以不订,路易斯没给他订报纸没给他说这事儿的原因是他工作在《工人报》的报社当中,有工人报可看,没必要再去看党报。

(之后提到《前进报》都是主角的报社,社民党的《前进报》会用党报来称呼,如果还会提到这个报纸的话。)

对此林尚舟只是朝路易斯翻了个白眼,之后就没再提这件事情。

12月11号,距离报社正式开业过了一天的时间,宰相在议会上提出限制移民参政议案的事情被中央党所属的媒体报道了出来,属于其他政党的媒体也相继报道了这件事情,剩下那些不知道详细信息的报社便纷纷派人去了解这件事情。

《前进报》也不例外,戈培尔早在两天前就从林尚舟口中得知了这件事情,不过他当时没有立刻行动,一是忙于报社的其他事情,二是他要看看柏林的媒体会怎么评价这件事情,11号上午在看到其他媒体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便立刻派人去详细了解这项政策的更多信息。

他很清楚这项政策是针对谁的,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抨击这项政策。

林尚舟的秘书凯文和记者部的蒙奇一同带人去采访了两位社民党议员(路易斯,奥托)之后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多方面了解这件事情,最后下午四点累得不行的他们将报告送到了戈培尔的办公桌上。

戈培尔的办公桌上除了记者部的报告外还有柏林其他所有能买到的报纸,他详细的阅读了上面的报告,其中有报道这项政策的绝大多数报纸都在肯定这项政策,剩下的一小部分保持了中立,但从他们文章的描述来看,他们也偏向于认可这项政策。

尽管这项政策是否能得到通过还要看下个月帝国议会上皇帝陛下的想法,但戈培尔知道如果按照现在的舆论态势来看,如果放任媒体这样报道下去,那么一个月后柏林可能会弥漫着一种反移民参政的氛围。

这种情况对林尚舟很不好,更何况他现在在党内就已经面临着一个大难题,戈培尔自然不会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他拿起打字机开始撰写一份抨击这项政策的文章,四十多分钟后,一份抨击宰相新政策的文章被戈培尔写了出来,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己的文章之后,戈培尔便将文章交给了出版部的赫苏斯,让他将这篇文章刊登在明天报社的第一期报纸上。

戈培尔知道只此一篇文章肯定是不足以改变社会舆论,这篇文章只是抨击了该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想要更好的引起社会同情还需要再想其他方法。

经过十几分钟的思考,戈培尔想到要从历史中寻找解决方法,于是向正在阅读社民党纲领的林尚舟说了一声后便提前下班一头扎进了柏林的图书馆中在里面查阅德意志的历史典籍,期望从历史中寻找能够驳斥这项限制政策的理由。

一天之后的12月12号,林尚舟在来到报社后在感叹今天日子的奇妙之处,双十二了,没穿越前他现在可能正在滑动手机看一些自己中意的商品。

双十二是个挺震动人心的日子,而今天的柏林也确实发生着震动人心的事情。

柏林的人们想不到一份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名叫《德意志人民前进报》的报纸上居然刊登了一篇抨击宰相新政策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更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保罗·戈培尔”。

要知道,在柏林几乎没什么文章敢这么直接的去讽刺宰相,抨击政策,毕竟柏林就没什么左翼报纸了,社民党那只给党员看的党报可能会对宰相进行一些讽刺,但面向大众的报纸很少这么干。

仅此一篇文章就给《前进报》带来了不菲的销量,人们很想看看抨击宰相政策的文章是怎么样的,多数人在看完文章后对这个政策有了新的看法,似乎确实不太合理,看完报纸的柏林市民也猜测期待着之后几天这个叫做《德意志人民前进报》的报纸会不会再刊登其他讽刺宰相的文章。

不过令人们感到有些扫兴的是,这份报纸一周两期,周二一期周五一期,今天12号是周五,想看下一期的报纸要等到下周二。

这样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克莱因的耳朵里,他在知道这件事后拿着报纸找上了自己的叔叔,宰相对此很好奇,看完文章便派人去调查这家报社,很快的报社的相关信息就被送到了他的桌子上。

在看到报社总编的名字后,宰相便觉得这篇文章的出现十分合理,原来这家报社是那个中国人的报社,既然如此,会刊登抨击自己提出新政策的文章就很合理了。

对于媒体这边的事情,阿尔伯特一贯的做法是交给手下人去办,他对这方面不感兴趣,这一次也一样,他把如何反击这种文章的事情交给了手下人,不过这一次克莱因也提出要参与到里面去,阿尔伯特没有拒绝,叮嘱他不要做的太过后就放任他去做了。

得到自己叔叔的同意后,克莱因便与阿尔伯特的心腹一同商量该如何针对这家报社展开攻势。

12月10号,报社终于在这一天招募够了足够的员工,下午便正式开始营业,报社内经过商议后决定暂时每周出两期,虽然报社内有《工人报》那边的老员工,但大多数员工还是新人,先每周两期积累经验,等到以后再转变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