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很多人一辈子连小县城都没出去过得原因。
上午的课程,他们看了一部电影,苏联的译制片《普通一兵》,这部电影是吉春电影制片厂,翻译的最早的译制片,很经典的一部影片,不过里面的配音全程东北话,听起来特别有意思。
78级的同学们是一边看一边笑,根本停不下来。
“这也太逗了,得了吧,战争还得打捏,哈哈哈哈…”
“嗯呐,他还有点抹不开呢。”
“哎呀,马索特洛夫,我一看见你呀,简直像我那二小子。”
几乎每一句台词,都可以莫名的戳中笑点。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欢乐的声音。
这部片子是48年发行的,也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当时的翻译很少,配音演员更少,所以译制片很难,大家也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国内电影来说,这部影片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
看完以后,老师还给他们留了作业,那就是几个人为一组,选择电影中的一段剧情来进行模仿表演。
电影不能白看,看电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让他们去学习,对于这群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都不知道的新生来讲,通过模仿别人来完成启蒙是最好的方法。
下课后,姚玉玲几个人离开教室,这个年代的男女同学其实很少说话,基本上分成两个小团体,男生一伙,女生一伙,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色,男生很少主动去和女生说话,即便心里
十一假期即将到来,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好像撒欢了的野狗一样,积极的讨论着去哪里玩,十一两天假,大多数同学都是没办法回家的。来回坐火车的成本太高,这个年代出个门,可真是费老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