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贾诩轻叹了口气了。多长时间没见陛下如此勤政了。曾经的袁术处理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但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大,天下的逐渐到手,曾经那个懒散的陛下已经开始变了,变得勤政繁忙。
这看似是一件好事,但真的是这样吗?
“陛下,您思虑的太多了。”贾诩轻声道。
“天下已一统,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若不趁着这段时间把相应的制度和一些安排考虑清楚,以后再更改就难了。”袁术头也不抬地回答道。
“陛下,您心急了。”贾诩微微上前一步,端起一杯茶水,语气低沉道。
袁术握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看着一脸正色的贾诩。
“臣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这么心急?臣印象中的陛下不是这个样子的。”
“一国之事繁多,朕若不亲自把关,如何能保障我大楚的将来?”袁术道。
“陛下,大楚是陛下您的,却也不只是陛下您的。若是一切都由陛下您一手操办,那还要臣等干什么?”
“可是...”
“一国之事繁多,又岂是陛下您一人可以尽揽?臣知道,陛下您的才华冠绝古今,对于这些国事制定比之臣等强上万倍。但臣等也需要成长,大楚也需要在犯错之中不断进步。说句大不敬的话,陛下您也有离开的一天,届时大楚还需要我等这些臣子来维持。将雏鹰保护的太好又怎能飞翔?只有将之推下悬崖方能振翅高飞。”
“陛下您对于这些事无需管的太细,像以前一样把住大方向,在臣等犯错或者无计可施之时提点一二即可。这些事宜若是真的细分处理起来,是永远无法处理完的。虽说现在处理不好,将来会更加麻烦。但是凡事不可尽善尽美,无论陛下您如何费心将来也必然会有诸多问题,在更加麻烦的情况之下处理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由乱而治的时代已经要结束了,将来的大楚都是在平静之中进行改革,如此也算是提前积累经验。”
“大楚需要的是明君而非勤君。勤于政事、事必躬亲,无论是于陛下您还是于大楚而言恐都非好事。”贾诩难得的劝谏道。
身体一僵,缓缓放下手中的笔,袁术直起身来,嘴角微笑:“文和,难得,你也会说出这种话。”
贾诩嘴角微抽:“若不是别无他选,臣也不愿意如此。”
这种脏活一般都是田丰干的。但是这次劝谏的不是别的,而是让袁术不要太过勤勉,这让一向严厉的田丰怎么说得出口?郭嘉一直不理政事,荀攸因为荀家的原因也不好多言,最后这份苦差只能落到他的身上。
“以你贾文和的本事,若想不说又有谁能逼得了你?与当初的你相比,朕印象中的贾文和也不是这样的。”袁术笑着道。
袁术在贾诩的提点之下已然清醒。这大半年来他确实是有些魔怔了,太过于执着完美,以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现在清醒过来回想之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与蜀汉的诸葛亮有何区别?事必躬亲并非好事,袁术可不希望自己累死不说,还使得大楚后继无人。他并非圣人,只是个有些小志向、有些小善良的二代而已。这段时间他差点都不是他了。
贾诩闻言也是一怔,随后嘴角苦笑:“或许吧,臣也不像当初的臣了。”
“不过现在的你很好。”袁术眼中满是真诚道:“朕非汉高祖,而是光武帝,你无需有太多顾忌。朕从不虚言,只要你贾家不犯叛国这等大罪,朕保你三代以内无有性命之忧。”
看着袁术真挚的目光,贾诩心中一暖:“好吧,臣信陛下,臣会尽力而为。”
听到贾诩的回答,袁术忍不住笑骂道:“你啊你,还是这么滑头,就不能如元皓一样坦诚一些吗?”
“元皓是元皓,臣是臣。臣永远做不到元皓那样,还望陛下见谅。”贾诩淡淡道。于此同时,将手中的茶盏递了上去。
袁术微微一愣:“你知道,朕不
将与商人有关的想法尽皆吐露之后,袁术的眉头却始终未曾松开,继续低下头在纸上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