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李隆基那家伙现在就明显偏袒王鉷,不想丢了这个钱袋子。
就像当年的宇文融,朝野上下不少人弹劾宇文融弄权,但李隆基就是不动宇文融,直到后来清查了许多证据。
李隆基才不情不愿地把宇文融贬到了地方上。
所以,该杨国忠上场了。
其实这一场局,最重要的保住杨慎矜。
杨慎矜在御史台,至少对李林甫的制衡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上一次,李林甫要杨慎矜指责太子,杨慎矜就没有指责。
御史台的权力非常大,每次弹劾奏疏,都必须御史中丞亲自呈递到皇帝那里。
也就是说,御史中丞要对弹劾奏疏进行审批,通过的才呈递。
所以保住了杨慎矜,李林甫的影响力至少会减弱三成以上。
这样,李林甫也不至于能轻易找自己的麻烦了。
要保住杨慎矜,王鉷必须滚蛋。
王鉷现在大义灭亲,李隆基准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就让杨国忠将李林甫和王鉷私自压杨慎矜奏疏一事,捅到李隆基那里。
让李隆基对李林甫和王鉷起排斥之心。
想到这里,李倓又慢悠悠地离开了东市。
这场闹剧虽然就此结束,可它的影响力,却才刚刚开始。
回宫复命之后,李隆基表示很满意,他对王鉷说道:“你能大义灭亲,朕心甚慰。”
“都是为圣人分忧,臣不敢怠慢。”
“澄心堂的案子,不要再办了。”李隆基说道,“建宁的性格朕是知道的,他不会谋反。”
“是。”到这个时候,王鉷还敢咬着不放是不可能了。
“杨慎矜那个案子,没有确凿的证人,你就此作罢。”
“圣人……”
“怎么?你难道觉得你现在提报上来的案子,朕能都通过?”李隆基冷声道,“你现在最该做的是避嫌!不然你让朕如何判定这两个被谋反者的亲属推上来却没有实证的案子?”
“圣人英明。”
下午的时候,李倓到了秦国夫人府,他用花言巧语让秦国夫人约杨国忠过来。
准备再给王鉷一个小小的震撼,给右相一个小小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