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新民之政

“回禀圣人,我叫裴仲。”

“姓裴,是河东人吗?”

“是的,我是河东人,是河东裴氏,但我家里已经没落,去年三月入的长安大学,今年二月到的益州。”

李倓很满地地点头,实际上,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这种人才的特点也很突出,他们并不会显得高深莫测,也不会显得世故圆滑,更不是像白季庚那样属于工科人才。

他们更像杜甫,读了书,有理想、踏实,耐心且正直,敢去做事,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

大唐的基层吏员改制,需要这样新鲜的血液。

让无数个裴仲下基层去,去近两千个县城下面的乡里去做村正。

大唐是没有村正的,新政的需要,设立了这个职位,主要是对接理正,加强朝廷对乡里的掌控。

“上一次对县令的民意调查,也是你帮忙收集的?”

“是的。”

“你说说细节。”

“我负责的乡,一共有10个村,我手中有每一个村,每一户人家的户籍,田契有副本,户籍有450户。每一个村的村长一天就可以调查完,在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整理。”

裴仲说得很仔细。

“在调查的过程中,老百姓一般会怎么说?”

“主要说的是县令在任之时,有无冤案,有无多征收税赋,有无欺负民间百姓这些事。”

李倓道:“嗯,这些事都是与民众有关的,他们更关心这些。”

“还有一户人家提到了成都大学,说是成都县尉之子,并没有参与考评和面核,就直接进去了。这件事是两个月前的事,我去打听过,不少同僚是不知道的。”

“那你是怎么处理的?”

“写在民意调查里,呈报给了刺史。鲜于刺史上个月亲自追查了此事,让那个县尉之子参与正常考评,没有通过,不予录取,县尉也被停职。”

李倓顿了一下,问道:“知道鲜于仲通为何会亲自处理这件事吗?”

“鲜于刺史大公无私……”

“错!”年轻的圣人言简意赅,“因为鲜于仲通如果不处理这件事,在对他的民意调查的时候,有人会把这件事报上去,他会因此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