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错了,大捕头根本没有向我提及过此事,更无泄露过剑鞘里的秘密。”
戚少商笑容一凝,满脸是错愕之色。
杨无邪接着说:金风细雨楼立足于京畿一带,放眼的是整个绿林。苏公子一直留意江湖上的风吹草动,岂会不知那么大的武林风波,白楼里还存有当年的旧档和资料。
戚少商恍然道:如此说来,你们也知道赵佶的丑行罪状。
杨无邪点头道:我们知道,但不认同,对血书一事有所质疑。
戚少商又一怔:质疑?军师,你这话是何意?
杨无邪道:苏公子认为血书,遗诏的事经不起推敲,真伪难辨,不可轻易当真。
戚少商脸色大变道:不可能!当年楚相玉从沧州大牢逃脱,暂避连云寨时亲口向我透露过,而后确实从剑鞘中找到证据。“捕神”刘独峰临死前授意,将此证据用来要挟皇帝,可保全大家性命。
“如果楚相玉是骗你呢?”
戚少商倏然间,身体微微一颤。
“他骗我?”
杨无邪坦然道:你应该听过一个典故。三国时期,汉献帝泣写血书缝于衣带中,秘交国舅董承令其带出宫去,联络忠于汉室的人诛讨曹操。流传到后来大家熟知的“衣带诏”,袁绍,刘备等人就是以此诏书为由,起兵伐曹。按史书的说法,汉献帝是位既勇敢又愚蠢的皇帝,汉室江山亡在他手里一点不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无邪话里有点讥笑之意,说的戚少商愈发疑惑。
杨无邪又道:汉献帝身在虎穴,终日如履薄冰。居然写这么个东西,还命人带出去大肆宣扬,公然挑衅曹操。又是血书,又是诏讨,他是觉得傀儡皇帝当的太无聊呢?还是嫌自己命太长,曹操不敢动他呢?至于袁绍,刘备手里的诏书怎么来的,他们心里最清楚。他们一起兵,哪里是为了忠于大汉,勤王讨贼。不就是找个借口抢夺地盘,扩充实力。所以“衣带诏”不是救皇帝,而是害皇帝,顺便自己当皇帝的幌子罢了。
戚少商听完,又垂首踱步,沉思起来。
倏地,他目光一亮,省悟道:军师的意思是,楚相玉要起兵谋反,必须名正言顺。有了所谓的遗诏,血书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树旗举义,招揽各路不满朝廷的力量,征讨赵佶。
杨无邪道:我认为楚相玉是这个用意,何况残害宗室的说服不能令人信服。申王赵佖幼时就患有目疾,这些太医院均有记录,白楼里也有存档,造不了假。另外赵佶是他弟弟也是幼童,如何残害他?难不成赵佶幼时,已窥视帝位,策划残害同胞了?事实上,赵佶登基后对赵佖,赵似极为恩厚。蔡京初次拜相,就暗中诬陷简王有谋反之嫌,篡逆之心,企图陷害赵似,以求圣宠。不过,赵佶并未采信其言,又有曾布,韩忠彦,蔡卞进言称赵似清白,没有为难于他。真要害申王和简王,赵佶有更体面,更好的方法,不用搞那种伎俩。
戚少商心中一阵唏嘘,假如杨无邪所言属实,“逆水寒”一案的悲剧本可避免。众多武林人士,官府中人皆为一份假的罪证而拼的你死我活,实在不值。
“不对!”
戚少商猛然一惊,又道:军师,你的解释也说不通,有个显而易见的漏洞。
杨无邪淡淡一笑道:我知你想说什么,你一定会问我既然血书一事是楚相玉捏造的。为何傅宗书还要大费周章,安排顾惜朝卧底连云寨,又调动文张,黄金鳞出兵围剿,连九幽神君这等人物都出动,算是倾巢而出,志在必得。这点让你很疑惑对吧?
戚少商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