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到姜青姝这代,才出了岔子。
登基之初,小皇帝镇不住底下的大臣,以致于人人轻视,甘愿为她效忠的人少之又少。
直到姜青姝穿来之后,风向才逐渐从“小皇帝庸碌无为,天定血脉也未必准确”,变成了“上天的选定自有上天的道理,陛下就是天定的天子”。
民间出现这样的风向,便是她得民心的开始。
皇权和影响力上涨是因为她灭了王谢二族,但得民心,则就是另一回事了。
百姓其实不关心朝廷之中谁有话语权、哪个党派坐大、皇位又轮到谁坐,能得民心最直观的手段,便是惩治欺压他们的贪官污吏、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让那些寒门读书人对她产生好印象。
王谢两家放纵族人侵占的良田也不在少数,这是一方面。此外,在解决了五月的水患问题之后,姜青姝让工部孙元熙等人负责推行的水车也实行了下去,效果不错。
她派霍元瑶去京兆这种畿县担任录事参军,也是有此深意,这些直接可以管理到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基层官员,比起那些高官,更有利于帮她建立民心,也可以锻炼霍元瑶一番。
至于寒门读书人……
几日前,沐阳郡公杜如衾便已经奏请编修国史、在民间继续扩充学堂规模,并善用门下省修文馆,广纳文士。
姜青姝欣然应允,并此事交给长宁公主亲自操持,让秋月在一边协助。
长宁公主早年在朝中的声望高于女帝,如今她们却走得很近,天子不仅不忌惮防备,反而任其在京中大肆拉拢文人举办诗会。
如此格局,令那些原本偏向长宁的文人也大为叹服,认为今上的心胸广阔,倘若天子没有绝对的自信与魄力,定会反复猜忌手足,而非如此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