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可以让父亲对毫无孝心的儿子的怨气发酵扩大,也可以让皇帝对眼下情况做出清醒冷静的判断。
康熙是父亲,亦是明君,哪怕他在病中,也不至于糊涂到做出影响整个国家的判断。
康熙病重时召胤礽到近前侍疾,是怕自己有个万一,年轻的太子无法弹压权臣,以致大权旁落,病床前亲传遗诏,可帮胤礽坐稳皇位,同时稳定军心民意。
而让胤礽回到皇宫,则是已经意识到自己身边已经有了旁人的手眼。
自己还活着,太子就在自己身边侍疾,这样的情况下仍能被人陷害,如果一旦自己身体扛不住,把胤礽放在自己身边反倒有可能让歹人得逞。
紫禁城中有皇太后坐镇,胤礽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一旦康熙驾崩,皇太后扶持太子继承大统是绝对合乎礼法毋庸置疑的。
而让齐云野觉得蹊跷的是,康熙的谕令只说让太子即刻回宫,并非史书上所说的“侍疾无忧色”,也就是说,在当下这个时刻,康熙与胤礽并没有生出嫌隙,实录上的记载是后来改的。
另外,虽然谕令没提,但康熙盛怒的消息还是传回了京城,魏珠奉诏护送太子回宫,却避而不见东宫所有人,连夜去了太后宫中,之后就开始派人调查负责护送的侍卫。
齐云野推断,很有可能康熙原本并不打算让事情的真实情况被外人知道,但消息还是泄露了。
所以深谙康熙心思的魏珠此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要确保皇宫之中没有人能威胁到太子的地位,要确保一旦有那个“万一”,胤礽能顺利在皇太后的扶持之下稳定国本。
魏珠是懂皇上心思的,他传话过来的那四个字也绝不是胡言乱语。
一年四季,春为首,秋为三,放在这件事上,明显是指大阿哥和三阿哥。
魏珠能近乎直白地说出来,就意味着康熙其实已经心中有了判断,这件事不是大阿哥就是三阿哥,把胤礽送回宫之后,康熙就能着手调查试探三阿哥,而在排除三阿哥之后,剩下的便只是在军中的大阿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