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一日,蒙古的兵马也赶到盛京会合,一同参与讨伐朝鲜。 皇太极安排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武英郡王阿济格驻牛庄、饶余贝勒阿巴泰驻海城,以防备明军。
翌日,皇太极祭堂子誓师,正式向鲜国发兵。
十二月三日,马福塔和劳萨等率领300名,伪装成商人的清军,率先从沙河堡出发。
十二月八日劳萨、图鲁率领这支清军,直接渡过已结冰的鸭绿江;而朝鲜军民则是龟缩在山城内,不敢出兵阻截,致使清军前锋部队一路高歌猛进,在鲜国如入无人之境。
现在已是十二月二十日,从清军渡过鸭绿江,消息传到耽罗也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要不是现在叶风有飞鱼级风帆船作为通讯使用,估计消息传来的时间要用是更长。
叶风点点头,招手将众人都叫到身边开口道:“建虏本月八日已出兵鲜国,现在只怕已经打到鲜国汉城了。”
众人听了一阵唏嘘,只听得叶风又道:“鲜国朝廷士大夫,党派纷争,不体恤国事,现在主和派压住了主战派,这次鲜国恐怕是撑不过去了,我们应不应该出手相助鲜国,你们都说说看法。”
众人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唇亡齿寒,应该出手相助,有人却是认为虎贲师,对鲜国地形不熟,在鲜国抗击建虏不利用虎贲师的行动,但最后都表示坚决听从叶风的命令。
叶风想了想道:“相助是肯定的,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是无法与十多万建虏大军相抗衡的,怎么助这要参谋部拿个章程出来,但你们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这个春节你们是休不了了。”
“李管事,这些时日你们还要加班生产火炮,争取将另外两艘飞鲨号也装上八零舰炮。”叶风又对李管事命令道。
另外两艘飞鲨级战船就是随叶风到松江的两艘,上面只是装了十来门从原熊大海船队上拆下来的火炮,最后是要更换成新式八零舰炮的,昨日才随叶风一同回到耽罗,李管事急忙道:“公子放心,现在我们已生产完,未装到船上的火炮可以加装一艘船,春节前我们一定完成另一艘船只火炮的需求。”
十二月十四日,鲜国汉城已是乱成一团,在接到清军已过开城的消息后,鲜国仁祖李倧,一大早安排金瑬之子金庆征、李敏求等护送世子嫔姜氏和凤林大君、麟坪大君以及庙社神主先行出发前往江华岛。
待到下午,鲜国仁祖携昭显世子准备出发前往江华岛,刚行到崇礼门,就听探子来报,清军已到汉城西郊的弘济院,鲜国将领李兴业率领的小队骑兵已被清军击败,仁祖李倧令崔鸣吉到清军营中谈判,以争取时间,崔鸣吉设宴欢迎劳萨与图鲁一众。
仁祖李倧趁机转道南汉山城,翌日一早,准备再次前往江华岛,可风雪较大,无法出行,无奈折返回南汉山城,看来只能死守南汉山城。
接到清军进入鲜国的消息后,叶家庄和耽罗立即又进入了战备状态,叶风也没有回叶家庄,这个春节是叶风来到这个世上第一次,与这世的父母分开过得。
在耽罗的这些时日,不断有鲜国军情传来,十二月十六日,满清皇帝皇太极派遣多铎、岳托等人率部与劳萨合兵一处,包围了南汉山城,立栅困住了南汉山城。
从十二月十八日到十二月二十八日,鲜国多次出战,倒是胜多败少,可十二月二十九日,鲜国出兵约六百人,到山城下平地,清军不出战,天色已晚,鲜军欲收兵回城,清军趁机出战奇袭,鲜国别将早诚立及数百人阵亡。
皇太极于十二月十日也率军进入到鲜国,郭山、定州等地鲜国军民投降,皇太极命令鲜国降民剃发,在十三日负责后卫的贝勒杜度受命掳走皮岛附近地区的鲜国人。
皇太极接到鲜国国主李倧已退守南汉山城的消息后,命令贝勒杜度速将红衣大炮、大将军炮及所有火器全部送到南汉山城,准备强攻南汉山城。
皇太极二十九日渡过汉江,御营设在南汉山城西侧,同时又命固山额真谭泰攻取汉城,抓捕鲜国军民,掠夺财物和牲畜。
叶风收到这些消息后,心中不由的叹道:这历史并没有因为他在京畿一战,击毙众多建虏而有所改变,十几万清军进入鲜国,以他现在的实力也无法改变结局,只能看在这场战局中能不能获取一定的利益。
正月初六,六艘飞鲨船从耽罗军港驶了出来,后面还有从熊大海船队挑出的十艘战船,但只有这六艘飞鲨级战船与两艘较大的老式战船装有火炮,一同出发前往鲜国。
这船队由叶风亲自率领,孙二成带领二团所有人员全部出发,有水手四百多人、炮手二百多人、两个陆战营六百人;并从黄兴炮营,抽调三百名炮手与原二团船队炮手二百人,组成这次船队的炮手。
随叶风出行的还有吴涯,主要因他与鲜国君臣打过交道,有吴涯同行也方便与鲜国交涉,还有警卫连与数名情报处人员,及李景程的特战队员三百人,近两千人。
经过五六天的航行,船队就到了鲜国的江华岛附近,这还是六艘飞鲨级战船要照顾其它十艘战船,速度放缓了许多,这才用了五六日的时间。
到了江华岛附近库毛岛一个适合泊船位置停泊了下来,吴涯带着二十余名总督府卫队,乘坐一艘飞鲨船向江华岛而去。
第二日,吴涯从江华岛返回,带来了几个消息,一是豫亲王多铎与额附超品公杨古利率军在正月初七,与鲜国全罗道观察使李时昉率领的六千鲜军相遇。
在南汉山城西南光教山,全罗道使金俊龙率前峰两千人与杨古利激战,用伏兵奇袭清军,超品公杨古利被击毙。但鲜军终不是清军对手,还是战败后退到忠清道公州。
听到这个消息,叶风心中不由的不是一叹,这杨古利虽是从他手中逃脱了,但还是挡不住历史的车轮,终是在鲜国被伏兵袭击而亡。
十二月一日,蒙古的兵马也赶到盛京会合,一同参与讨伐朝鲜。 皇太极安排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武英郡王阿济格驻牛庄、饶余贝勒阿巴泰驻海城,以防备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