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从今往后就编入刘营官的骑兵队。记住,一定要奋勇杀敌,将功补过,否则……”张定国又严厉地吩咐道。
看着这三十多人归入队伍之后,张定国转头对身边的亲兵下达命令:“立刻前往庐江城,通知李定邦将军严查城内不明身份之人,守城的任务全部由他带去的人马防守,另调三千步卒立即驰援无为。”
尽管这位逃回的哨官并不清楚具体状况,但张定国却敏锐地意识到无为城中必定存在家丁队的内应,否则敌人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攻破城池。庐江城的情况与无为城相似,原本守城的兵力仅有数百名老营兵,其余大部分则是新招募的本地士兵,恐怕同样难以信赖。
紧接着,张定国转头对另外几位亲兵下令道:“立刻传讯给潘将军,让他率领水军去牵制东海伯的战船!”他抬头观察了一下天空,然后将视线移向躲在刘营官身后的那名哨官。
当张定国的目光扫过,这名哨官吓得浑身一激灵,生怕张定国发怒之下再次将他斩杀。
“今天天色已晚,前方是否有适合我军安营扎寨的地方?”张定国发问。
“有,有!前方十几里处,有一个村庄紧挨着道路,非常适合大军扎营。我们中午就在那里稍作休息。”听到张定国的询问,这名哨官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连忙回答道。
“张定国,有点意思,此人果如伯爷所说,看来还是有几分真本事,这么快就赶到了无为城!”无为城县衙内,叶皓微微眯起眼睛,看着进来汇报情况的斥候,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转过头,目光落在宋献策身上,缓缓说道
宋献策听后,也轻轻笑了笑接话道:“叶司令,伯爷曾言,这张定国用兵如神,而且军纪严明,对百姓也是秋毫无犯,手下士兵更是对他忠心耿耿、十分受人拥戴,虽然咱们并不把农民军放在眼里,但张定国此人乃是伯爷亲自交待需要慎重对待之人,我们还是要小心为上啊!况且伯爷还交代过,如果能够拉拢此人那是再好不过了!”
他深知张定国并非等闲之辈,尽管心中对自己一方的实力充满信心,但面对这样的对手,仍需保持警惕。
叶皓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宋献策的看法。然而,他眼中闪过一丝自信与果断,说道:“总参谋长,虽说这张定国有些能力,但他仅凭三千骑兵就妄图攻打我无为城,未免也太过于异想天开了吧!我打算带领城外的一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炮营迎战,给他点颜色看看!”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果敢。
要知道,此次叶皓带来的军队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共带了一个骑兵团、两个步兵团,还有一个强大的炮团,共计五千余兵力。这还不算大华军舰队的力量。
不过进入无为城的只有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野战炮营,还有两个重炮营还在战船上,等有需要时再从船上卸下来。
如此雄厚的军力,让他对于战胜张定国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自己的指挥下,必定能够给对方一个沉重的打击。大华军以往的战斗都是利用手中先进的武器,以少胜多,这次用与张定国相当的兵力对战,绝对是给足了他的面子。
张定国率领着三千精锐骑兵,一路疾驰而来,距离无为城还有七八里的时候,便下令停止前进。他亲自带领几名斥候向前靠近无为城,想要探查敌军的情况。
当他们抵近无为城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只见城外驻扎着两座庞大的军营,紧紧倚靠在无为城的西门之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这些军队竟然挖掘出了极深的壕沟,壕沟之外还设置了好几层类似铁丝网的障碍物。
张定国见状,立刻打消了用骑兵直接冲击敌营的念头。他深知,如果强行冲营,自己的骑兵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张定国认为只有将东海伯的家丁队引出城来,在野外进行决战,才是上策。
然而,对于他们几人的到来,东海伯家丁队的大营内毫无反应,根本没有人出来驱赶他们。士兵们依旧各司其职,忙碌着自己的事情,甚至军营中还升起了袅袅炊烟。
张定国顿时感到一种被轻视的屈辱感涌上心头,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东海伯的家丁队确实有这样的实力。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几名斥候返回自己的骑兵大队。
就在他刚刚回到骑兵大队的时候,忽然从无为城传来响亮的号角声,张定国转头看上去,无为城的西门缓缓打开,近百名骑兵如旋风般疾驰而出这百名骑兵在离他们几里地时便缓缓停下,其中一名骑兵跃众而出,风驰电掣般地直奔到张定国的骑兵队前几十米处才拉住了战马。张定国对身边已经举起了鐩发枪的亲兵摆了摆手,这些人才将手中的枪放了下来。对方仅仅来了一人,肯定是有话要说,如果自己这边三千人都如临大敌地对着对方,岂不是在气势上就弱了一头?
果然,对方骑士拉住战马后,对着他们大声喊道:“我乃大华军松江守备司令部参谋张立才,奉我们叶司令之命,特来请张定国将军阵前一会!”
听到这话,张定国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现在的东海伯的家丁队已经改称为大华军了,而那个所谓的守备司令叶皓,他倒是听说过这个人,但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绩。
张定国听了来人的喊话,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命令身边的亲兵回话道:“好,我家将军愿与叶司令一见。”
待来人回到百余骑兵队后,张定国远远地看见对方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似乎在商量着什么。不一会儿,只见双方有三骑出了队列,向这边过来,他也只带了两名亲兵向对方迎了上去。
听到张定国说不杀他们了,这三十多个溃兵感激涕零,连连磕头谢恩:“多谢小将军不杀之恩,多谢刘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