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好汉

将运粮队被袭击和被胁迫带领找寻其他运粮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老将郭悦波。老将郭悦波没有因为他们带路的事情生气,仍然赏赐了他们金钱。

随后召集了手下的将领们来商议对策。这十万军队竟然就在他们后面让他们感到担心,同时也有点震惊伪帝宁王竟然能依靠四个州凑出近三十万军队后还能再组织十万士兵。但也有将领提出异议,认为伪帝宁王用四个州凑出来近三十万军队后,应该已经是极限了,这些估计只是些民夫组成的运粮队。

不过大多数意见是认为不能掉以轻心,这十万人要认真对待。毕竟即将进行的潞州会战将决定天下的走向,难不保伪帝宁王拼死一搏把所有生力军派遣过来。另外,这支军队的统帅还不知道是谁,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战争庸才指挥十万人的民夫那其实就是十万头待宰的羔羊。如果这个将领是一个优秀的将领的话。这十万人即使是民夫也有可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于是第二天老将郭悦波停止行军,将后军变为前军,开始原地驻扎构建防御。同时派出信使向潞州老太监进行汇报,说自己的身后出现十万敌军,自己的部队可能无法按时抵达潞州战场。询问是原地进行阻击,还是不顾一切向潞州城靠拢。

烈风帝国二百四十年,清泰二年一月二日。潞州城里的老太监收到老将郭悦波信使的消息感到非常震惊。

先是十一月中旬的时候被崔耀祖的大军围困在潞州城,后来又收到京城开封被攻占的消息。紧接着干儿子金忠带领过来支援的六万人被消灭近一半才突围进潞州城。然后是冬季的到来,城内的十五万军队缺少足够的保暖衣服和房屋。

郭悦波和岳平川的援军还没有来。现在又收到了伪帝宁王又组织了十万的大军向潞州前线开进。老太监顿感心力交瘁。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理想。思考自己当初放宁王走,利用宁王的造反来消灭一部分贵族和世家大族遏制土地兼并的想法是不是太过天真了。

开始的时候觉得宁王顶多会获得一小部分贵族的支持,叛乱估计也就局限在一两个州的范围,用全国的力量应对绰绰有余。没想到北方四个军事强藩直接加入宁王麾下。尤其是那个崔耀祖,家族世代都担任过对北方游牧民族讨伐战争的统帅。只是以为他威望高,没想到用兵还是一个好手。将朝廷的军队几次打的大败。甚至有三次自己差点被杀死。

他感到无力回天,召集自己的三个干儿子‘义礼信’,询问他们对策,但是一个个都支支吾吾,半天蹦不出一个字来。

询问老将王积朗,他也只是说自己的军事能力不如崔耀祖,守起城来绰绰有余。让他指挥大军跟崔耀祖在野外开战来打破现在的不利破局势,他没有这个能力。况且朝廷在潞州的军队远远少于崔耀祖的军队,他怕自己一旦失败会害死皇上和金公公他老人家。毁了烈风帝国二百四十年的基业,成为历史的罪人。

老将王积朗给出的建议就是先让郭悦波的军队先不要来潞州支援,因为他的到来暂时改变不了局势。应该优先对付伪帝宁王派遣过来的十万大军。然后我们固守潞州城等待待援军,等到南方的淮南诸道兵马都统岳平川集结好军队前来支援,到时候郭悦波再带领大军前来汇合,这样才能依靠人数优势击败崔耀祖,获得胜利。

自己坚守潞州城直到援军到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让郭悦波不管后面的十万大军强项向潞州犒劳,那么很有可能重蹈老将慕容自钧的覆辙。

信使将消息带给老将郭悦波,郭悦波收到消息后还是比较开心的,放下了身子的政治包袱,专心对付身后的这支大军。毕竟如果老太监要是强行让他不管身后的十万大军前去潞州支援的话,他的十二万军队估计要损失惨重。甚至可能重蹈慕容自钧的覆辙。

既然现在没有时间压力,那么就可以放心的开打。郭悦波派遣大量的斥候开始侦查敌军。并派遣间谍带钱去收买一些人,询问敌军统帅是谁。

很快就侦查到这些人携带了大量的粮食,军纪散漫,可以肯定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运粮队。而带兵主帅是崔国公崔耀祖的儿子崔定国。

对于将门来说,一般虎父无犬子。老子英雄儿子好汉。他爹崔耀祖在前线打的朝廷大军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现在他儿子也带着这么多人,对于老将郭悦波来说有点棘手。他试探性的派遣了几支一千人左右的队伍,结果都被崔定国带兵击败。而且这个崔定国还一直带着骑兵四处出击,攻击老将郭悦波的粮道。

当郭悦波派遣大股部队过去支援的时候,崔定国这些人直接一把火把带不走的粮食给烧掉。气的郭悦波的手下大骂这些人不知道庄稼汉的辛苦,竟然干出烧粮食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颇有他老爹那股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的无赖劲。

虽然屡屡受挫,但是考虑到潞州前线的情况,老将郭悦波还是决定主动发起进攻,和崔定国进行一场大战。看能不能给这支军队造成大的损伤,以让他们因为军队人数的减少不敢轻易的离开这里前往潞州前线进行支援。

这天,老将郭悦波带领着大军在郑家屯附近进行列阵,摆开架势,准备和崔定国的军队决战。崔定国侦查到情况后非常激动,作为一个年轻人的他早就渴望指挥一场上万人的大战。虽然手下劝谏他,我们这里真正的能战之兵只有两千骑兵。像打之前的小规模战役还绰绰有余,现在如果跟人家老将郭悦波的十二万大军正面开战,恐怕这边会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