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与此同时,陈日燏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回头看看六七里外的另一处战场,虽然他看不到究竟,但他也明白,元军骑兵主力在那边,陈国峻的大军,多半也败了。
在有利于骑兵的战场,没有骑兵的一方,多半就是兵败的结局。
他顾不上陈国峻了。为今之计只有保存麾下禁军,沿江而西,搜集船只,尽快渡江去越中,在越中和元军再战。至于越中在战火中会变成什么样子,也顾不上了。
陈日燏撤退时,两百多头大象也怒吼着冲向元军骑兵。
结果早就注定,元军骑兵一边纵马躲避,一边射箭。不久之后,每只大象身上都插满了羽箭,终于一头头轰然摔倒,数百象兵无一幸免。
李洛也眼睁睁的看着陈日燏撤入山丘,无法阻止。
…………
江岸边的另一处战场,此时已经分出了胜负。
也速迭儿十万大军,光骑兵就有五万,其中还有一万具装重骑兵。
而陈国峻虽然有十八万大军,骑兵却只有万人。
和北面元军防守不同。西面元军完全就是进攻。
陈国峻也是打着凭借兵力优势,步步压缩进逼的战略。这个战略,就是压缩空间,让元军骑兵没有办法加速战马。
然后令陈国峻想不到的是,李洛吩咐也速迭儿把骑兵放在了最后,反而把步兵放在前面。如此一来,只要到时步兵让到两边,后面的骑兵就有空间加速冲击了。
既然这处战场不适宜蒙古军队的莽古歹战术,那就干脆用骑兵破阵。
所以一开始双方是步兵对步兵,短兵相接,就在陈国峻凭借兵力优势占据上风时,也速迭儿一声令下,左翼的元军步兵顿时放弃战场,冲向北面的山丘,使得中间空出的平地增加到两里宽。
紧接着,一万元军重装骑兵就携带着无坚不摧的气势,轰然碾压过来,一头撞到越军大阵。猝不及防的越军大阵,顿时被撕裂。
后面的四万轻骑兵,也轰隆隆的奔腾而来。与此同时,元军步兵乘机收拢,跟随骑兵攻入越军大阵。
越军前面几个精锐的禁军大阵终于崩溃了。
陈国峻退到后军,拼命的组织抵抗,可是已经无力回天。
眼见阵型大乱,败局已定,陈国峻只好下令越军各自逃往山丘。元军骑兵追杀之下,越军遗尸遍地,血流成河。
就算越军残军逃入山丘,土司蛮兵也追杀上去。最后,陈国峻被射伤,仍然率领亲兵抵抗,一番厮杀之后,死于侬氏僮兵之手,人头被割了下来。 女配她不当踏脚石了
至此,后世大名鼎鼎的兴道王陈国峻,兵败身死。
陈国峻兵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指挥失误,而是压根就不应该和拥有大量骑兵的元军在平地决战。堂堂正正打赢,真的太难了。
可是不决战,难道眼睁睁看着元军渡江吗?元军一旦渡江,越中的三百万百姓怎么办?上千万亩庄稼怎么办?
不得不决战啊。这根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十八万越军,禁军战死者就超过六万,乡军损失更惨。最后,只有两三万越军逃入山丘。
光是被俘虏的越军,就超过两万。战马战象几乎都被缴获。
“报!大将军,西面大胜……”
李洛很快就接到战报,也看到了陈国峻的首级,终于放下心来。
征南,成功一半了。
经过陈日燏和陈国峻双双大败,安南主力禁军损失近半,乡军损失大半。而元军缴获的军械物资堆积如山,还抓了四五万俘虏。
从战略的角度看,安南基本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接下来,只能消极防守。
但是,元军的损失也并不小。步兵伤亡两万多,骑兵伤亡八千,总伤亡也有三万多人。如今能战者不到十五万了。尤其是越军的毒箭,一旦被射伤,多半活不了。
…………
“今日两仗,多亏大将军力排众议,坚持方略,指挥若定,才有江北大胜啊!”晚上的庆功宴上,史弼心悦诚服的主动给李洛敬酒说道。
也速迭儿也道:“大将军,我也速迭儿是个粗人,还请大将军不要介意啊。这碗酒,就当给大将军赔个不是了!”说完一口喝尽一碗酒。
众将也纷纷给李洛敬酒。
原来,之前史弼和也速迭儿都不赞成留三万骑兵在城中,觉得纯属浪费。本来兵力就只有越军一半,怎么还把三万宝贵的骑兵放在城里?没有这个打法啊!
甚至,还有将领暗笑李洛胆怯,想把三万骑兵留在身边保命。
但李洛坚持认为,越军无论是分别来攻还是联合来攻,都绕不开安兴城,所以必须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安兴城。
正是因为你们都认为城中闲置三万骑兵不妥,那本帅才认为该这么做。因为越军主帅也不会想到。
这才能收到出其不意之效。
而且李洛认为,胜败的关键,在于防守的元军偏师一定要挡住一路越军,为元军主力歼灭另一路越军创造机会。
倘若偏师没有堵住一路越军,那么两路越军就会对元军主力前后夹击,再彻底压缩骑兵的活动空间,那我军必败。
结果证明,李洛是对的。
这一点,史弼深有体会。
要是城中骑兵少,他已经被陈日燏打败了。陈日燏打败自己,就能席卷南下和陈国峻夹击也速迭儿。如此一来,战场空间变得极度狭小,也速迭儿的骑兵就没用了。安能不大败?
由此可见,大将军之前的坚持多么重要。
不然,要打赢这一仗,还真不容易。越军他们也算是见识到了,战力并不差。
李洛举杯笑道:“这都是诸位协力破敌之功。本帅会一一写明奏报大汗,为诸位请功。如今,我军大胜,该乘胜渡江,攻略越中了!诸位今夜不要醉酒,明日就渡江!”
清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