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收回拳头再出击

三国之银狐 玩蛇怪 2958 字 2个月前

章武七年七月五日,大汉皇帝刘备于襄阳皇宫后园驾崩,享年六十七岁。

消息昭告天下,南方百姓无一不哀伤悲恸。

就连很多北方心系汉室,一直在等待王师归来的魏民,亦都是痛苦哀嚎,悲伤不已。

刘备不仅仅是在北方有仁义的名声,同时也确实给北方百姓带去过实惠。

他在平原国爱民如子,在徐州和豫州都惠及过不知道多少百姓。

更重要的是几次北伐,都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还会赠予钱粮给底层贫民,让他的名望传遍寰宇。

可以说刘备本就是因名望而乘风起,在他陨落的时候,也因名望而令天下人哀泣。

北方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得知他的死讯,为刘备竖起明旌,奉起木主。

木主从商周开始的风俗,便是后世通俗讲的供奉灵位牌,家家户户供奉刘备,可见刘备的死令无数人悲恸。

而最伤心的自然是南方百姓和群臣。

为此,丞相诸葛亮摆朝三日,在皇宫内外升起灵堂,供南方诸侯、官员、将领、世家,甚至是百姓吊唁。

从平原国起,刘备的府邸就对百姓不设防,只要有事找他,通禀后自可畅通无阻。

因而朝廷在皇宫外面也挂起了素縞白幡,建设灵堂会场,将刘备的衣冠放置在一个棺材里,全城百姓可自行前来。

一时间皇宫外排起了长龙,数以万计的百姓每天都来会场吊唁刘备。

除此之外,南中宁州、荆南湘州、岭南交州、东南越州等地的少数民族蛮夷部落,亦是有大量首领亲自前往襄阳,为刘备哭丧。

关中、河南、淮南的前线将士闻知消息,三军无不哀恸。南方举国皆丧,前往襄阳吊唁者络绎不绝。

一个月后,刘备正式下葬,被葬在了荆南岘山的惠陵,太子刘禅登基为帝,时年二十一岁。尊吴皇后和生母甘皇妃为两宫太后,大赦天下,并未改元。

汉时新皇登基可以当年改元或者第二年再改,比如刘协登基时就延续他父亲年号中平六年,直到第二年才改元初平。

而后来曹丕和刘禅登基的时候,就改元黄初以及建兴,因此改元或者不改元都可。

这次刘禅延续了章武,并未立即改元。

八月十一日。

襄阳皇宫的德阳殿,在刘备下葬之后,刘禅召开了朝廷会议。

刘禅坐在主位上,穿着汉天子袍服,下方诸葛亮、关羽、沈晨、张飞、马超、蒋琬、马良、杨仪、董和、邓洪、周林等数十群臣左右分列而坐。

这次会议其实是有许多大事要商议,比如谥议、军议、政议、农议等等,按照议题,谏议大夫尹默率先提出问题。

“先帝谥议。”

他说道。

刘禅环顾左右道:“丞相。”

诸葛亮略微疲惫,这段时间一直没怎么好好休息,轻摇羽扇道:“臣与大将军、骠骑将军商议过,先帝谥号当取为“昭烈”。”

这是谥号不是庙号,汉朝的时候庙号评选是非常严格的,两汉总共才只有七位皇帝有庙号。

而且不是说想评选就评选,需要立庙。

立庙是个比较长的过程,比如修建庙宇,木主摆放,功臣祭祀等等,都有讲究。

如汉武帝刘彻在汉代皇帝里也算是雄才大略,但他的庙号不是在他儿子汉昭帝时期所上,而是等到曾孙汉宣帝刘病已登基之后才被追封,过了将近二十年时间。

还有汉宣帝刘病已同样是西汉出类拔萃的皇帝,他的庙号则一直到西汉末年的汉平帝,以及东汉初年的光武帝时期,才两次被追封为中宗。

所以历史上刘备其实一直只有谥号为“汉昭烈帝”,庙号一直要等到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才给他追封为“烈祖”。

眼下南方汉朝继续延续了两汉时期严格评选庙号和谥号的方针,决定先为刘备修建庙宇,等到庙宇完成之后,再追溯刘备一生的功过,最后为他评选出一个庙号来。

这是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可能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现在是谥议,而不是庙号议。如果将来刘禅能一统天下,也许就能给刘备追封庙号了。

听到“昭烈”这个谥号,刘禅看着下方众人说道:“诸位可有异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众人纷纷应下,觉得这个谥号没有问题。

当下尹默又道:“军议。”

诸葛亮起身说道:“陛下,臣想撤回河南的兵马。”

新任虎贲将军来敏说道:“丞相,先帝一生北伐,死前都高呼北伐大业,怎么能此时退兵呢?”

诸葛亮皱眉道:“如今北伐近两年,我们已经取得了关中和淮南,现在先帝病逝,军心士气低落,粮草也有些不继,再僵持下去,并非好事。”

“哼!”

来敏冷哼道:“粮草不继难道不是丞相的责任吗?陛下坐拥整个南方,荆州、江东、巴蜀无处不是产粮之所,咱们数年励精图治,仓禀富庶,粮草就应该充足,岂会不继?这就应该是丞相治理无方所致。”

他的话一出来,很多人都很惊讶地看着他,万万没想到来敏胆子这么大,居然指责其丞相来。

要知道丞相可是先帝的托孤大臣,国家大事都系在丞相身上,他哪来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