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案(35)

朱元璋大案 墨剑飘香 2233 字 1个月前

在一个微风送暖的春日,朱元璋已经成为大明皇帝。大明的建立,使得这个昔日的农民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然而,权力的巅峰并未让这位新的君主感到安稳,反而将他卷入了一场波诡云谲的大案之中。

事情起因于一个初春的早晨。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之上,思索着国家治理的方针,他的心中不仅夹杂着对未来的憧憬,还有隐隐的担忧。自从登基以来,诸多权臣与豪强都纷纷涌入朝廷,个个心怀鬼胎,伺机而动。朱元璋深知,自己必须巩固权力,才能守住江山。他环顾四周,只见明亮的大殿,金碧辉煌,然而,光鲜外表之下,暗流汹涌。

一名身穿青衣的内侍走了进来,微微躬身,“陛下,外面有位名叫李景的百姓,求见.”

“李景?”朱元璋眉头微微一皱,他记得这个名字,似乎是个有些背景的百姓,曾在南京一带颇有声望。

“让他进来。”

很快,李景满脸焦虑地走了进来,他的眼中闪烁着不安的神色,似乎有话难以启齿。朱元璋心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你来找本皇帝所为何事?”

李景深吸一口气,恭敬地跪下:“陛下,草民有一事相求,恳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草民近日发现,有些权臣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李景的声音颤抖,“其中有人想要借机陷害陛下,以达到自己的阴暗目的。”

朱元璋的心中一紧,这样的情报如同晴天霹雳,令他难以置信。他定定地看着李景,想要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伪善的蛛丝马迹,但李景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无辜与诚恳,令朱元璋不禁生出疑虑。

“你可有证据?”朱元璋问道,心中对李景的怀疑与期待交织。

“有,但草民无法在堂前直言,恐怕会惊动那些权臣。”李景目光闪烁,满脸的紧张。

朱元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带你去一个安全之地,言尽可也言。”他决定采取行动,对权臣的可能阴谋严加侦查。

在几名侍卫的护卫下,他们离开大殿,穿过华丽的宫殿,穿行于千年的古树之间,最终来到一处僻静的小院。李景在院中环顾四周,确保无人隐秘,方才低声说道:“陛下,草民听闻权臣刘伯温与李景的亲密关系倍受人注目,然其真实目的却极可能与陛下不谋而合,企图在陛下未察之时,将权力分割。”

朱元璋的脸色骤然一变,他冷冷地问:“你对刘伯温的看法如何,朕对他的意见极为器重。”

“臣以为,刘伯温虽才智通天,然对权势的欲望亦难以捉摸。”李景低声道,显得十分谨慎。朱元璋的心中波澜起伏,刘伯温是他登基的重要谋士,曾多次献计献策,帮助他打下江山。

但即使在如此风光的时刻,朱元璋也难以抑制心中的不安:“若将此事向他询问,会不会引发更大的怀疑?”

李景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犹豫:“若臣被算计,必将为陛下带来难以忍受的损失。”

这个春日的暖阳照耀下,朱元璋突然感到深深的孤独,这种权力带来的孤立感如同无形的绳索,慢慢缠绕住他的心。最终,他决定继续暗中调查,不能轻易相信一面之词。

不久之后,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同李景所言,刘伯温开始向朱元璋提出一些非常规的治理建议,暗示要将权力更多地分散给地方官员,这些提议让朱元璋心中难以平静。更有甚者,权臣们开始频频接触朝中的许多达官显贵,暗中交心,彼此相互勾结,朱元璋的担忧愈加沉重。

就在朱元璋试图理清这复杂的关系时,一次意外的事件发生了。某个夜晚,朱元璋的侍卫未能守住宫禁,竟让一名蒙面人闯入了皇宫,试图刺杀皇帝。这一幕恰好被朱元璋的侍卫们发现,经过一番激斗,蒙面人最终被捕并解到了皇帝面前。

朱元璋一见到这个被捕的刺客,心中蓦然惊起。“你是谁,背后主使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