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用指节敲着书案,思考着,片刻之后他抬头看向于谦
“不够,这些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说廷益你记录。”
于谦赶快掏出纸笔,看向李骏。
李骏在脑海里整理好后世一些治理旱灾的经验,开始说道
“第一,发动各地百姓挖井,要挖深井,一定保证人畜饮水;
第二,抓紧时间扩大、挖深现有水库,发动军队协助百姓开挖新水库,趁着有水都储水;
第三,减少水稻种植,让百姓改种耐旱的作物;
第四,所有耗水量大的工坊全部减产或者停产;
第五,对于受损失的百姓,工坊主查实后都予以减免税赋;
第六,派人前往各地巡查,提前运输粮食、药材、石灰;
第七,派红翎信使去冀州、司隶等地通报情况,提醒各地官员注意防灾减灾。”
于谦还在奋笔疾书,李骏等了片刻他才写完,有些疑惑地看向李骏
“主公,这第七条……”
“都是我大汉的百姓啊……”
“主公高义,属下佩服。”
其实第七条是李骏深思熟虑之后加上去的,算是他的一个阳谋。
无论各地官府是不是重视,至少有些百姓还是会愿意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试一试的。
能救一个是一个,同时李骏还能趁机刷一波民望。
因为无论当地的诸侯、官员重视与否,李骏都是第一个提醒的。
重视了,受灾百姓损失小了,自然要感谢李骏,不重视,受了大灾,百姓只会怨恨当地官员。
比如是冀州,百姓受了灾,衣食无着落往哪里逃难?那当然是幽州啊。
果然如李骏所料想的,袁绍和刘备都对李骏的提醒嗤之以鼻。
七月开始,洛阳、河东、河内、并州、冀州、幽州就再无大规模降雨。
河流水位下降,甚至有些河流干涸,耕地干得龟裂,粮食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一下子几州之地哀鸿遍野,那些世家趁机抬高粮价。
洛阳、冀州的粟米价格,从每斗十几钱暴涨至三百多钱,大量百姓被迫变卖土地,甚至卖儿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