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朝堂辩论

五原郡,辖十县: 即九原、五原、临沃、文国、河阴、武都、宜梁、曼柏、成宜、西安阳,全郡仅有三千一百五十八户,一万八千五百六十二人 。已无郡守,印绶丢失!

云中郡,辖十一县: 即云中、咸阳、箕陵、沙陵、沙南、北舆、武泉、原阳、定襄、成乐、武进。郡内户籍人数不知!已无郡守,印绶尚在尚书台!

定襄郡移治善无县,辖境较小,仅有善无、武成、桐过、骆和中陵。已无郡守,印绶丢失!”

刘协闻言思虑片刻缓缓笑道:“魏将军,你既然已经开府,并且在游牧部落中颇有威望,那么这塞外四郡就归你管理!尚书令,你即刻让人制作四郡印绶,并同五原塞和曼柏县度辽营的虎符一同交给魏将军。”

没等荀彧回答,孔融行礼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不妥!”

刘协疑惑道:“少府何意?”

孔融躬身再拜,缓缓言道:“陛下圣明,然魏将军之事涉及朝纲与地方治理之要,臣不得不斗胆陈词,以效古人之忠直。昔者春秋之时,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所以能成霸业者,在于各守其土,各安其分,无有逾越。

今陛下欲以塞外四郡委之魏将军,虽将军威名远播,于游牧部落中威望卓着,然则官职与职掌,当循制度而行,不可轻授。

再者,并州刺史一职,乃为镇抚一方、监察吏治、安抚百姓之重任,其权责范围广及并州全境,与塞外四郡之治理息息相关。魏将军若兼领四郡,恐与并州刺史之职权有所重叠,非但易生龃龉,更恐政令不一,民心难安。

《礼记》有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非但古训,亦是国家治理之根本。故臣以为,当先明定魏将军之具体职责,再议是否兼管四郡之事,以免职责不清,贻误国事。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勿使一时之权宜,成为后世之弊政。”

魏武闻言,面色不改,目光深邃,开口反驳道:“少府之言,诚然出自公心,且引经据典,令人敬佩。然则,时势不同,古法亦需变通以应今变。

今我朝边疆不宁,那高干勾结外敌,侵扰中原。此等危急存亡之秋,岂能拘泥于官职之限,而忘国家之安危乎?

臣自受命以来,夙夜匪懈,幸得陛下信任,于游牧部落中略有薄名。此番击退高干与匈奴联军,胜虽一时,忧却长远。高干虽败,其势未孤,若与鲜卑勾结,则我中原又将面临北疆烽火连天之境。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臣请往四郡,非为揽权,实为断敌之臂膀,绝其勾结之路。四郡之地,乃中原之门户,鲜卑之通道,若不加紧控制,则门户洞开,中原难安。

臣愿以一身之任,守此要冲,使敌寇不得逞其志,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望陛下明察秋毫,不拘一格,以国家大局为重,允臣所请。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不负国家之重托。”

魏武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气氛顿时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