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
下一秒,王烨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在王烨看来,现如今召开这个大会是一件绝对的好事儿,无论是从大会本身还是从这个特殊的时间点。
现如今,时间刚刚来到了83年,随着国家的开放,引进技术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而在这时间点加强军工系统内部的交流,可以极大的降低重复引进的花费,将宝贵的外汇用于更加重要的领域,集中“外汇”办大事儿!
毕竟,老美现在已经开始抛媚眼了,但是想要白嫖,难度很大!
最后肯定是多多少少得掏钱,在王烨看来,很多东西只要老美加价的幅度不太夸张,那都是可以接受的,比如F14雄猫战斗机。
在曾经的那个时空,老美愿意出售少量的F14战斗机,但是却开出了天价,那时候国内外汇捉襟见肘,掏这笔钱很困难,而且采购的数量太少,也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战斗力,更不用说后续的维护和武器,相当于都被老美卡住了脖子,最后这架相当优秀的战斗机就和国内擦肩而过了。
说实话,很可惜!
因为F14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在曾经的历史上,F14之所以被退役了,可不是因为它落后了,而是因为它偏科般的强大,随着苏联的崩塌,膨胀的老美自认为失去了天空中的对手,以空空作战为主的F14、太高的维护成本,最终让它走向了退役,换上来是小老弟F18大黄蜂,空地兼职的多功能选手。
甚至后来随着歼20的出现、歼35的上舰,老美感觉F35这個F18的继任者、定位相同的中型机完全不足以支撑场面,还琢磨过要复活F14战斗机。
只可惜时过境迁,当初生怕伊朗从黑色渠道得到F14的相关配件,进而导致F14被大量拆解,同时制造厂格鲁门被收购,曾经的生产线拆解、技术工人转移、资料封存,如此情况下,四十年后去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制造业回流无望的老美,根本无力重启生产线。
而现如今和曾经的时空已经不同,对于王烨而言,只要能拿到F14的样机,那么联合体在自己的带领下,立刻就能开始对F14做曾经沈霍伊对苏27做过的那些事情,而且在充足的资金和自己技术的保驾护航下,用不了几年就能把F14吃干吃透,甚至以F14为蓝本,打造更强的多用途战斗机,就像正常历史中的歼16D!
如此一来,国内在战斗机领域的发展,就能加速至少十几年。
因为逆向工程,本质上也是一种学习,相当于老师不愿意手把手的教你,但是你通过产品,自己琢磨出了技术。
在曾经的历史上,不少网友嘲讽沈霍伊只会炒冷饭,而蓉洛马才是真正搞研发搞创新的,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当然不是!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沈霍伊是国家的基本盘,基本盘的要求是稳,而不是求新求变。
再反观蓉洛马,难道他们是天生就会造飞机?当然更不是。
事实上蓉洛马最初的成立,某种意义都可以称之为是沈霍伊的分厂,因为他们的科研人员,几乎全都是部委调动沈霍伊派遣支援的,而在后续的过程中,同属于航空工业集团的他们,内部的技术交流也是非常密集的,本质上来说,这就是国内军工上下一盘棋的好处,在技术方面互通有无,然后各自专精不同的领域。
总之,技术的发展是阶梯性的,想要跨越等级一步到位,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现如今国内,还在折腾二代机歼8,王烨就算是脑海中有大量五代机、六代机、乃至是空天战机的设计资料和方案,有用吗?根本没有用,因为技术是断层的,技术人员是断层的,这些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没有三代机四代机的积累和研究,就不可能有五代机六代机,这是科学发展的固定规律。
而这一点,就是王烨为什么哪怕在自己有技术的情况下,也非常重视外国产品的引进的原因,就比如T72坦克、就比如F14战斗机。
因为它们不止是可以逆向,同样也可以是教具!
在曾经的历史上,国内第一次接触到重型四代机,也就是苏27引进的那个时代,已经是九十年代的初期了,最后经过数年时间的逆向和研发,才逐渐吃透了相关的技术,航空业才一步一步的站了起来。
现如今,只要操作得当,所有时间点都可以被提前,所有时间都能被压缩!
脑海中思绪如同电光火石般闪过,王烨下意识的舒了口气,而这个声音很明显被电话那头的梁主任听到了,调侃笑道:
“哈?这口气松的,我都听到了!”
“这个方案是你提出来的吧?这下上面办了,你是开心了,哈哈哈!”
“毕竟我都能看出来,这个方案虽然对咱们国内的军工系统有大好处,但是对于你们联合体,那更是有巨大的好处啊!”
面对梁主任的说法,王烨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是啊!对我们的作用太大了!”
“如果我有一条尾巴,估计现在尾巴都快摇成螺旋桨了!”
王烨当然不是在客套,现如今联合体正处于从“粗放”到“精密”的技术爬坡的关键转型时期,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过去的产品都是“工业垃圾”,都是要逐步放弃、替换或者迭代的,然后联合体才会真正的走向高端。
而在这个过程中,哪怕联合体有王烨、有充足的金钱、有大量的科研人员,他们都是带着技术来的,但是这依然不够,毕竟联合体的发展时间太短了,所以这时候的军工产业大会,就显得无比重要,因为这是浩瀚的沃土,可以让联合体吸收到充足的养分,然后发展的更快,成长的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