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帝陵

且隋 玄武季 2571 字 1个月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不定,这广皇帝身后事的重担,就会落在他和萧瑀的肩上。

这事,可真有可能啊。

那,就去吧!

广皇帝的陵寝,位于洛阳偃师景山(缑山)白云峰之巅。

这里,山头柔顺,草木苍翠,气候温润,景色清秀神奇。

北靠,是云蒸雾罩的白云岭;南依,是绵延拱卫的伏牛山。

山脚下,则是是宛如飘带一般,缓缓流过的伊水和洛水。

阿布站在半山腰上环望四周,便觉此地颇有江南山水之态。

怪不得,当年有无数风水家言,此乃天庭紫府的上上龙穴!

其实,其他的不重要,广皇帝也未必相信。

阿布可知道在广皇帝心里,他有着挥之不去的江南梦!

至死不渝!

这,或许与他人生的经历有关。

在江南,广皇帝最得意、最美好、最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就在那里!

视死如生,大概此想。

葬于此处,也算求仁得仁了。

这里,十里之外的戒备,已经撤销。

那些巨大的工棚、建筑,早就拆除干净。

就是传闻中几百万的建筑大军,都已经分批秘密转移。

阿布这时也知道,原来修建皇陵并没有像传说中那么恐怖,根本不是传说中对工匠民夫的整体坑杀或毁灭。

修陵,在每一个朝代,都是相对稀松平常的事情。

什么皇帝陵、皇后陵、太子陵等等,总不能建一个就杀一批?

那以后的类似大工程怎么办?

搞笑!

那样的话,有再多的工匠和民夫,也不够杀的!

再说了,这修建陵墓,是一个当代最高建筑水准的浩大工程,需要极其专业的人士参与其中。

有搞土方工程的,有搞地下防水的,有搞凿石开穴的,有搞封土封木的,还有专搞地上建筑的……

有些人失踪和死亡,往往是因为这修陵的时间过长,属于累死、病死、错罪死之流。

此外,帝陵修建的安防保密,也自都有一套相当完善的传统制度存在。

比如分时、分批、分段进入,出入前后都会不可视,分类集中隔断,完工即撤分散……

宇文恺,飘飘若飞,瘦得像仙人。

他带领何稠、阎毗等人,恭迎在景山脚下。

广皇帝勉励一番,便跟随宇文恺登上景山石道。

缓缓拾阶而上,宇文恺也当了一回陵墓导游。

“陛下,据人考证,当年曹子健做《洛神赋》,便是在这景山脚下的伊水、洛水交汇之处。”

“哦?真如此凑巧?”

广皇帝自诩为一代词雄,自是大感兴趣。

因为他是一个感情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人,所以对曹子健的《洛神赋》也颇为喜欢。

“辞赋华美绮丽,情思绻缱细腻,想象丰富别致。”

“然,过于哀伤、消沉,缺乏大气!”

“消遣可也,不可沉浸毁志,无益社稷!”

皇帝这么说了,大家自然是连连点头。

说实话,辞赋上的功夫,广皇帝可以轻松甩周围的臣子们,好几条街。

广皇帝的诗赋词风,算是开一代之先河。

他一改魏晋南北朝时的繁复艳丽颓废之气,给大隋的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工整、豪迈的边塞清风。

其诗宏阔激昂、雄视南士,启发后世边塞诗的先声。

曹子建写《洛神赋》,正是人生蹉跎的低谷时期。

接二连三的沉重政治打击,让他只能借着与洛神人神殊途的遗憾,抒发其内心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和悲伤。

“陛下,此山还有两个传说呢!”

宇文恺见广皇帝评价完自己引发的第一个话题,于是又抛出来一个。

唉,这宇文恺,也变得很会很会讨好主子了啊!

变坏了哦!

“快讲来!”

“启禀陛下,传说啊,这缑山与两位神仙有关呢!也因此闻名天下!”

“啊?真有此闻?”

这下子,广皇帝来了大兴趣。

神仙,升仙,历史上就没有哪一个皇帝能抵挡住这个诱惑的。

“陛下,这是真的。当地都有久远的庙宇和碑刻呢!”

“哦?”

“一位是西王母。她曾在此山修道成仙,因她姓缑,故名缑氏山,后简称缑山。”

“另一位,是周灵王的太子晋。他跟浮丘公学道,后在缑山之巅驾鹤升仙,故被道家尊此地为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