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烽燧

且隋 玄武季 2576 字 1个月前

他一边拿着毛巾擦汗,一边看着这边。

他见这四人仪态不凡,便小声跟旁边的人交代几句,便跳出土坑,跺跺脚,走了过来。

“各位有礼了,在下辽东何虎,你们这是?”

这一次,是李二出面了。

“打扰了!在下扶风平陵窦氏商号的窦二,这是舍妹窦三娘,这一位是我商号的账房武功刘刘肇仁,还有舍妹好友徐娘子。”

众人见面,纷纷彼此施礼。

都是大隋子民,在这异国他乡见面,都显得很是亲切客气。

何虎朝那堆人招呼一声,便邀请众人进入烽燧西首三间土窑最右边的一间,喝茶聊天。

众人入内,便觉这土窑洞内虽然昏暗,但却是非常深阔宽大、干净整洁。

窑洞内的墙角处,还有一个年久但仍然在使用的炉灶。

炉子内生着火,上面放着一个粟末地产的长提手铁壶,热气正“咕咕”地往外冒。

虽然外边的太阳很晒人,但这土窑洞里很是阴凉,所以生个火倒是显得非常舒适惬意。

何虎,请众人在靠近门口的一块牛毛地毯上落座。

这时,李虎办完事,进来帮忙伺候招待客人。

看不出来,这姓何的却是个会享受的,请大家喝的茶竟然是天下闻名的药王茶——白毛银露梅!

小主,

不简单!

据传,这种茶是神医孙思邈培育的一种珍贵养生茶。

早些年,这种茶只是在关中长安一带的贵族圈中流行,可后来孙神医不知所踪,这茶也就断供了。

有人说太白山药王谷碓窝坪人去舍空,药王茶圃也毁坏殆尽,茶树也根苗不见!

而野生的白毛银露梅做出的茶,根本没有那个药效和味道!

可是,不想这两年,市面上又出来了真的白毛银露梅茶。

黑牌!

口味更佳,更适合于冲饮。

但是,和所有打着黑牌旗号的新东西一样,这玩意儿就是个不便宜的货,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够享用起的东西。

比起其他类型的黑牌茶叶,这茶更稀罕,也更少!

一道茶,就让做客的四人,对这位看着饱经风霜、面目黝黑、但非常健康儒雅的辽东人,肃然起敬。

众人一边喝着香茶,一边吃着几样突厥人和辽东人才有的干果小吃。

小吃,如油炸奶味焦圈、卖面麻花、芝麻烧饼、乳酥炊饼等。

至于干果,却是李秀宁和徐娘子的最爱,什么盐焗花生、五香葵花籽、原味鹰嘴豆和各种瓜子。

闲聊之间,众人这才明白这帮人是干啥的。

原来,他们都来自东突厥天神教庭的文传院,专门整理和发掘草原上各处文化遗存。

何虎说是要整理陈列出来,以供突厥百姓了解草原、传承草原文化。

这瓮金置,虽是汉时中原遗迹,但现在早就是突厥疆土,所以也在考古之列。

“考古,莫不是金石之说?”

刘文静听了何虎的介绍,不由问道。

“嗯,刘先生大才,考古的确包括金石之类,但绝不仅限于此。”

“除了铭文石刻之类的文字,我们也关注绘画、雕刻、陶铸等,以及民间传说、地下埋藏等。”

金者,主指青铜器及其铭文也!

石者,是指石刻图文,且主要是指石刻上的文字!

金石之学,是华夏考古学的前身,兴起于北宋,汉隋已有。

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不同于考古学,金石学更偏重于着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金石之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

在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四个做客的人,纵是当今天下博闻广识之士的刘文静,也没有想到还有一门专门来研究这些东西的学问。

真是奇之怪也!

最奇特的是,这种事情没发生在经传文风昌盛的大隋,而是发生在马背猎牧的突厥大地!

这是搞啥嘞?

虽然他们还没亲眼见过这考古是如何个考法,但都明白这事儿是个绝对枯燥但又绝顶风雅之事!

不能经世济宦,但却能明古怀人、厘清正朔、证经补史!

有意义,但没卵用!

但,却真的很具有学问范和风雅范!

特别是对于刘文静和李秀宁这种,爱钻牛角的读书人!

他们对此,都显得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