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多久能搞出来样车。”
劳斯奈特非常及时地提出问题,同时让勤务兵给施利芬将军换一杯,顺便给自己也拿点儿饮品过来。
“各部分都已经在组装了,大概还需要一周。”
对于新型坦克,穆勒教授很重视,虽然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但他对样车的进度依旧了如指掌。
“很好,等到组装好了,我们可以先去看看。”
施利芬将军点点头,这个时间点,倒是在计划之内。
“小家伙,说说吧,作为前线装甲指挥官,你对这个计划,有什么看法。”
这边穆勒教授口干舌燥,进入“冷却时间”,于是施利芬将军,又把“话筒”交给了李辉。
“这个……那个……老实说,我觉得这个配备,需要重新规划。”
李辉犹豫片刻,最后还是决定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重新规划?”
施利芬将军的眉头微微皱起,这时候劳斯奈特凑了过去,小声嘀咕了几句。
“说说吧,我还有点儿时间。”
摆个舒服的坐姿,施利芬将军示意李辉继续说。
深吸一口气,李辉表情变得越发严肃起来,他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的抛出。
“总参谋长阁下,我觉得参谋总部对于坦克,或者说对于装甲集群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
战场环境是多变的,我们不可能用单一武器横扫一切。
坦克集中使用的确是正确的做法,按照与加洛林人的作战强度,这个坦克团足可以打开一个三到五公里的战线缺口。
但是之后呢?”
他没有客气,将自己的现代军事理念,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宏大的构想。
“从战略层面来看,正面突破壕堑区,仅仅是一个开始。
突破的目的是寻找敌人薄弱处,然后依靠机动力量,在敌人反应过来前,将其摧毁。
坦克只是先锋部队,以三型坦克为例,他们最多只能突破十几公里左右,之后必须停下来休整。
这款坦克不具备长距离行进能力,特别是在野外,一些部件在高强度作业下会损坏,必须维修。”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坦克数量的多寡,而是我们能否跟上维修的脚步,给坦克提供续航能力。
为此,我的建议是扩大后勤保障部队的规模,以排为单位,形成绑定式支援组合,当坦克停下后,保障部队迅速投入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更换必要零件,保持坦克部队的机动性。”
“所以我的意见,就是削减部分坦克数量,增加保障部队规模,并在步兵跟进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炮兵部队。
这样可以快速布置火力,即便坦克部队处于休整状态,其他部队也能彼此支援,形成战斗集群。”
李辉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他详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即便其中一些,明显与参谋总部的设想背道而驰。
“可以形成文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