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年代梨园子弟(含抗战)1

再次睁开眼,感觉到身边好多人,刘玉溪没敢动,闭上眼让小6给她传送原主记忆。看完原主回忆,刘玉溪有点想死回去了,30年代啊,后面那大几十年怎么熬啊,等生活好了,她都要死了,而且这年代的戏班子里的,你除非不上台,不当角,不然,那十年都得挨批啊,唉!生活不易,老刘叹气!

现在是1932年冬天,原主刚被家里人卖给戏班子,她家是从东北逃难过来的,她父母兄弟都跑散的跑散,病死的病死,只有她和野草一样,顽强的活着,她爷奶和叔伯嫌弃她克人,因为她长的还算好看,就在经过北平时把她卖给了对外招人的戏班子。就这,在这个年代,她家里人都算慈善的人家了,一没在逃难路上丢了她,二没给她卖去那些污糟地,就算对她很好了,而且在戏班子学了手艺,要是有幸以后成了角,那她以后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所以原主心里对家里人只有不舍,却没有怨恨。她今年8岁,但因为从小吃的不咋地,再有这逃难的一路,现在看着就和4.5岁的孩子一样,又瘦又小。

原主是因为一路担惊受怕,身上衣服又单薄,一路上丧父丧母,家破人亡的情绪一直憋着,在被爷奶卖了后,在戏班子里一睡着就高烧没了。摸了摸额头,不再烫了以后,刘玉溪还是吃了一粒布洛芬,然后就睡觉了,来都来了,怎么不是过,船到桥头,自然直。。。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被班子里大一点的孩子喊起来了。这时代的学艺,你得先打杂三年,要让师傅觉得你品性过关,才会传艺于你,等你艺成出师后,还得为师傅效力三年,这三年你挣的钱都得归师傅,像戏班子这种,除非你成了名角,班主得捧着你,不然也就是班主给你发工钱的命。

大家起来后,年龄小和刚入班的孩子就生火的生火,担水的担水,劈柴的劈柴,年龄大点的孩子就开始练基本功了,要不怎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呢?你只看一出戏,是无法想象戏剧演员从入门到出师,再到担任重要角色上台演出,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刘玉溪由于个子小,就被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工作。她所在的戏班子是个中型戏班,整个戏班子大概有三四十人,他们现在所在的院子是租的,临街是戏楼,后面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说不好听一点,他们就跟流动摊贩似的,毕竟不是那种名班,靠名头就能让全班的人都过的滋滋润润的。

他们这种戏班子,是到一个地方了,租好演出场地后,就每天安排几组人分别到当地几个人流量大的地方去轮流演出,把名头先传出去,顺带广而告之:他们戏院子在什么位置,大概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演出,其他人就在租的地方继续排练,等城里的人都知道新来了一个戏班子后,就会在戏院门口架上演出牌,开始售票正式演出。

那个时候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看戏是人们娱乐休闲占比很大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城市的有钱人不少,他们戏班演出的效果也很好,那他们就会在那个城市多待年把时间,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不行,那演出和打赏的钱还不够养戏班子的,班主就得带他们换地方了。

这次来到北平,是因为现在军阀林立,小城市的人日子过得都比较苦,实在没办法养活戏班子的人,所以班主就带他们来到了北平,毕竟,这是以前皇帝老儿住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乱,而且,这地有钱的老爷多啊,虽然竞争压力大,但是就那些有名班子漏下来的汤水,也够养活他们戏班子了。

刘玉溪就开始了在戏班子的生活,她每天早上干活的时候,都会留意练基本功的孩子那边,边看边默记下来,等下午,班主放他们这些新来的孩子在院子里自由活动的时候,就找个不起眼的角落,进入空间开始练习,没有练习唱腔之类的,她觉得这个还是在师傅的教导下练习比较好,她只是练习身段上的基本功。顺便给身体补充营养,毕竟这也太瘦小了,她都怕以后影响寿数。

半年后,刘玉溪已经大变样了,现在也赶上了同龄人的身高,人也白净了起来,一张脸上,尤其眼睛非常灵动。

而他们戏班子这半年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的,每天的戏票都能全部卖完,二楼的有钱顾客也是经常打赏,这就是北平的底蕴。班主已经决定,短期内是不准备挪窝了,趁着能赚着钱就多赚点,毕竟现在这世道,你知道哪天就都乱了。

等到33年底的时候,刘玉溪已经凭借着她的机灵劲,被他们班子里青衣最大的角,王娟,艺名小杜鹃,给收到了身边伺候她,这是传她衣钵的前奏,刘玉溪依然伺候的无比尽心,毕竟不到磕头拜师那一刻,事情随时都有变数。

跟着角,哪怕是个伺候人的小丫头,班子里其他人面对她的时候,也多是巴结的,如果有人宴请角上门唱戏,她还能一起跟着,所以后面刘玉溪的日子过得非常轻松。衣食住行有班头打理,王娟出门演出的时候,她也会跟着得到一些主家的赏,有时候王娟高兴了,也会随手赏她两个。更别说可以近距离观摩王娟练功,演出,以后她学起戏来更有优势了。

每天跟着王娟在戏院和北平各个富户家里进出,刘玉溪看了很多没有见过的景象,有末路遗族的狂欢,也有爆发户的装腔作势,还有军阀家里的森严戒备。刘玉溪觉得她的见识又增长了呢!

再次睁开眼,感觉到身边好多人,刘玉溪没敢动,闭上眼让小6给她传送原主记忆。看完原主回忆,刘玉溪有点想死回去了,30年代啊,后面那大几十年怎么熬啊,等生活好了,她都要死了,而且这年代的戏班子里的,你除非不上台,不当角,不然,那十年都得挨批啊,唉!生活不易,老刘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