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家中,有没有《大诰》?

徐鼎臣狠狠咬着牙,对四周那些怜悯同情的,或是叹息感慨的目光,视而不见。

强忍着炸裂一样的悲痛,徐鼎臣将两年多在县学学到的关于大明律法的东西,在脑中过了无数遍,想要找出破局的方法,想要理解秦枫秦大人的思路。

为什么……我们就这么走了?

嗯,这里是六合县,不是淳化!

依大明律,秦大人到了六合县,便没有了身为县令的权力,若是闹了起来,哪怕贺三斗和杨二力两位大哥武艺卓绝,断无可能跟六合县数十位衙役抗衡。

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

那么接下来呢?

记忆里,大明律中并没有关于冤案上诉的条款,即便是这六合知县判得不对,也并没规定老百姓可以到应天知府那里喊冤。

不过……

徐鼎臣忽然想起一个特别条款!

当时,作为县学学生的徐鼎臣,还只有七岁,听宋夫子提起这条款的时候,甚至觉得有些荒诞。

历朝历代,似乎都没有过如此凌厉的规定。

西周时期,有“路鼓”和“肺石”。

唐代,有邀车驾制度。

宋代的登闻鼓、元代的“叩阊”……

虽然也都有直诉冤情的渠道,但从没听说过,百姓可以将徇私枉法的官吏直接捆绑起来,送到京城,交给皇帝治罪!

那可是朝廷命官啊!

这不是视同造反么?

因此,虽然徐鼎臣知道这个说法,却也没敢当真。

事实上,距离这个皇帝亲自制订的条款已经过去了足足两年,从没有一个老百姓,真的这样做过。

因为听上去,真的是充满了荒诞和不可思议。

民告官,也就罢了!

还可以把官员给绑起来,送往京城治罪?

哪怕只是七品县令,手下也有几十个衙役呢!

衙役都是县令养着的,遇到事岂能不出手?

就凭一家一户的力量,谁能扳倒县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