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共鸣之感

大唐的大将军众多,皆因开国立功,故李世民册封甚广。即便人数众多,也无须遣至此地,除非战事将起,大唐才会动用大将军。而这位秦姓大将军,唯有那位曾在不久前于此地指挥战斗的秦琼。

秦琼文武双全,与程咬金相比,更显将帅之才。若他率大军而来,大唐必已知晓高原局势,甚至欲以武力介入。一旦卷入,吐蕃国恐难逃劫难。

"在下失礼了,适才听到提及贵国大将军,不知是哪位将领驾临。在下在长安时,有幸蒙几位将军款待,如今来到吐蕃,若能劳烦都护大人引见,在下也愿一睹唐军雄姿。"

若未闻那几个字,他或许还能泰然处之。此刻心中痒痒,若就此离去,实难心安。于是,他决定亲往一探究竟。

"这……"

曾大人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身为吐谷浑都护,他的职位在大唐体系中不及大将军。此事他尚可自作主张,但涉及长安之事,他便无权决策,故而犹豫不决亦属常态。

"都护大人若有不便,在下便告辞,但还望大人能为在下引荐。"

见曾大人并未明确应允,禄东赞不再追问,毕竟这是大唐内务。若执意参与,对方不愿,面子可就丢大了。

"此事当然毫无问题,鉴于我们的邻近,若大将军翌日得闲,鄙人自当设宴,恭请丞相大驾光临。"

一切话语皆早已预设,既不明言来者身份,又暗示其重要,总之不能让对方轻易脱身。禄东赞原本已濒临狂怒的边缘,既然我们已允诺进贡,你们竟仍不满足。但当大唐的大将军亲至,他的怨气便瞬间消散,毕竟如今形势对我们不利。

来的确实是秦琼大将军,率领麾下两万五千骑军,他们也该在这片草原上接受磨砺。许多人久居内地,依照秦琼大将军之见,若未在这草原上历练,怎能称为合格的骑士?唯有在这广阔无垠的天地间,方知天之浩渺。

"看上去比在长安时清减了不少。"

秦琼大将军望着禄东赞的背影低语。这人堪称吐蕃的风云人物,只是被大唐的风云人物整治得颇为狼狈,怪只怪我们并非同一阵营。

"大将军倒怜悯起他,我来到这高原后日子也不易,此人居心叵测,一直觊觎我大唐领土。否则,我又何必设下重重陷阱等着他?"

何乐为的话语引得众人轻笑。禄东赞魅力非凡,野心勃勃,若不让他忙于应付,到时候忙碌的恐怕就是我们了。在忙碌中容不得半点差池,否则失掉的将是整个大唐,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便是如此。

"殿下,我在来路上已思虑再三,我们是否应直接武力干预?如今我们在草原上的势力不容小觑,所有军队集结,加上殿下的新型兵器,此刻进军吐蕃,必能给予他们重创。"

踏入营帐,秦琼大将军道出心中所虑。这一路他都在深思这个问题,何乐为的策略确有道理,让他们内部纷争,但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时间短了则成效微乎其微,且需耗费大量金银。倒不如直接领兵上阵,扫荡边疆之地,迫使他们签订城下之盟,一如当年对待吐谷浑。

"大将军远道而来,在下先去查看膳食准备。"

说到这些,米都可汗便感到不适。他们曾处此境地,如今又听见何乐为策划算计他人,感同身受的他也有些不愿听闻,于是决定下去料理膳食...

几位同伴相互交换着眼神,随后又客套了几句。在这片吐谷浑的草原上,他们只是异乡的访客,真正的主人仍在这里。当着主人的面谈论这些,确实失敬了。不过话说回来,如今你我皆是大唐的棋子,或许现在还会给予缓冲,但三代以后,这样的宽容将不再存在。

"这长者难道至今还未适应新的秩序?"

秦琼大将军,那位威震天下的勇士,对这位昔日的对手毫无客气。大唐帝国四处征伐,包括突厥可汗在内,击败的对手无数,难道每个敌人都需安抚?若如此,他秦琼岂不是要日日空耗光阴?

"他人有此想法也属正常,毕竟他曾是草原的霸主。我们不必受其影响,还是专注讨论高原之事吧。我们的军队虽众,但我估算,一旦深入高原,这数万兵马能发挥出的战力不足一成。且我们对当地地势不熟,他们只需设下几个埋伏,我们便可能遭遇惨败,此刻的优势将瞬间消逝。"

何乐为自高原而来,对这段路途了如指掌。吐蕃军已在这条路上往返多次,甚至他们前行时仍有车辆坠崖。若我们踏足此道,未知的非战斗减员将如何,实在难以预料。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所有人渴望的结局,此刻亦然。若亲上前线,败局一旦形成,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