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战争起因

汉秋蝶 西城的风 2939 字 6个月前

其中有五个人引起了墨凡的注意,他们像一家人,五十多岁的老夫人和三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三个面黄饥瘦的孩子,最大的只有七八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孩子们早就饿了,看着我们,睁着明亮的大眼睛,一脸渴望。墨凡没有说话,回头冲墨柳点了点头,墨柳快步回到客栈,拿来一些篜饼送到怀抱婴儿的妇女手中。妇女感激的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把饼分给了身边的孩子和老妇人。怀里的孩子年龄太小,吃不了这种饼,妇女就把饼吃到嘴里,咬烂后再喂给襁褓中的孩子,孩子吃了几口,哭声渐渐的停了下来。

墨柳眼圈一红,拿过妇女手边的一只碗,到客栈盛了一碗水递给她,问他们是哪里人,为何到了这步田地。

妇女眼圈一红,抹掉了眼泪说出了缘由:他们是代郡高柳的百姓,种着几十亩良田,一个多月前,匈奴骑兵突然出现在高柳,将地里干活的丈夫和小叔掳走,将成熟的庄稼抢收一空。她带着孩子和婆婆躲进地窖,才逃过一劫,但是孩子的婶母却未能幸免。

数十年来,匈奴经常在大汉边郡一带打谷草,没想到他们会劫掠到高柳,全村有五十多名男子被匈奴掳走。婆婆知道他们此去凶多吉少,为了给夫家留下香火,便带着他们回南阳老家。好不容易走到高都,不想盘缠用光,再也走不动了”。

说完,妇女忍不住哭了起来。我们心下一阵难过,我敢肯定这些被匈奴骑兵掳走的百姓就是燕王和中行月商量,助其成就不世军功的百姓。

老妇人又告诉我们,她七八岁的时候随父母从南阳到代郡戍边,父亲和兄长先后战死在雁门和云中,成人后她嫁到了高柳。不想几十年后,两个儿子又被匈奴掳走,老妇人就想带着儿媳和三个孙子回到故土南阳,结果盘资不足,困在了高都。

听到这里,墨凡沉着脸一言不发,他让墨柳给他们留下两千钱,让她们回南阳老家。

回到房间。墨柳给我们泡了一壶茶后就离开了。但是我却平静不下来,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个案,联想到赵连、赵登通过燕王和中行月定下的毒计,说不出的压抑,沉默了好久,我才想到了一个不一定有用,但是试一试才知道有没有用的办法。于是我把想法告诉了墨凡,想听听他的意见。

不管禽虓是否真有其人,中行月和中月使,以及隐藏在大汉境内的绣衣使者都在暗处,但是北七家的桓温却不知道他已经暴露,到了明处,我们反而隐身暗处。根据南北货行的交易来看,桓温应该是中行月安插在上党郡负责商业运输的重要棋子,而且桓温肯定也有自己的图谋,否则以他的才智不应该放弃赵家铁矿的管家身份,而委身中行月。切断箭头的目的是敲山震虎,虽然碰到了硬茬子,但是目的达到。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桓温给中行月带话,表明立场和要求,不仅让中行月逼迫燕王刘定国放弃断子绝孙的军功计划,同时让他放弃中月使在大汉境内除商业外的所有图谋。

听我说完,墨凡沉默了半晌说道:“想法不错,但我觉得中行月不会答应你的全部要求。刘定国迫于压力肯定和中行月商议放回大汉百姓,暂时中止他的军功计划。我想他不会把这个断子绝孙的计划永远搁置,一旦时机成熟他还是会拿大汉边民的性命换取军功,以保封地和王位”。

“这就看刘定国是个聪明人,还是糊涂蛋。如果是聪明人,应该明白他的毒计已经破产”,我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以箭资敌牵涉燕赵齐三国,箭头被劫的消息传回,他们肯定清楚事情败露的后果。对这些诸侯王来说,自保是本能的反应,不管中行月是否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这些信息也定会传到诸侯王的耳朵,刘定国可能想不到事情败露的原因,刘彭祖肯定能想到是有人盯上了这件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刘定国再启军功计划无疑等于自掘坟墓,刘彭祖不会坐视不理。况且没有人知道的计划才是妙计,计划已经泄露还要强行行事,即使他是皇帝的叔父,一旦威胁大汉的安危,也是找死。昏庸的帝王也不会置数万百姓的生死不顾,何况刘彻还没到昏庸的年龄。我敢断定一旦收到中行月的消息,刘定国绝对不敢再有这个想法”。

“有道理”,墨凡点了点头,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为不智。当今皇上虽然下令废止官吏检举诸侯王。但是朝中的一些大臣却始终盯着这些诸侯王,些许小错或许不能动摇他们的地位,但是通敌叛国的行为一旦暴光,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铲除诸侯王的机会,就是皇上有心包庇,也要考虑后果。所以你的想法可以一试”。

“对”,我点了点头,说道:“咱们的重点不是这些诸侯王的去留,那是当今皇帝考虑的问题。我们只要通过这件事情,让中行月明白他的核心计划已经暴光,一意孤行,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而且这是关乎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弄不好会导致两国大规模的战争,中行月失去匈奴单于的信任,他不会冒这个险”。